<>十二月初十,戊子月,辛丑日。
宜建阁,登极。
忌出行,破土。
天朗风正,白云悠悠,皇城大殿,汉白玉广场旌旗招展,数千文武官员,各国在京使节皆到。
今日是朱由校登上皇位之后第一次正式的大朝会,除了在京的文武官员,朝鲜,日本,交趾,蒙古等地藩国附属也遣使到达,为大明朝圣天子送上贺礼和祝福。
皇城内,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一声声钟鸣之声从皇城北部的司天监的鼓楼中传出,荡漾至整个京城。
皇宫内,很多人的心情是很好的,至少,跟着小太监向着大殿走去的亲王朱由检的心情还算不错,虽然说皇兄是同父异母,但是对他这个弟弟还是非常关爱的,脚踏厚底纹蟾金丝靴,踩在大殿的玉石上,也是格外的舒服。
“殿下,到了。”
小太监领着朱由检到达皇族队伍一旁,这里都是朱家亲族,虽说大部分人血脉已经淡薄了,但是往上数十几辈,都是太祖爷爷的血亲骨肉。
一家人嘛。
“亲王殿下好!”
“参见殿下!”
皇族众人,朱由检大多数都不认识,只有三四个是匆匆见过一面的,也没有过深交。故而朱由检对于这些亲戚的问候,大多是微微点头回应。
而且一个刚刚十岁的孩子,能认识什么人?
朱由检身子瘦弱,脸色苍白,配上一双狭长的眼眸,看上去有些生人勿近的样子,虽是皇家,但是从小并没有享受过来自父亲的关爱和母亲的照顾,导致性子冷淡孤僻。
而且,作为亲王,当今圣上的唯一弟弟,有些事情,需要注意分寸。
朱由检站在队伍前首位置,左手数米之外,是当朝重臣的队伍,都在奉天殿外的广场上等待入殿,向着皇上道贺,参见。
“参见叶阁老!”
“左大人好!”
“拜见李指挥使!”
重臣身边,总是围着好些躬身弯腰,趋炎附势的人物。
朱由检眯着眼睛看向数米之外的那些大臣,虽然年少,但是在府中还是能够听说一些大臣的事迹。
“首辅叶向高,御史左光斗至于那个指挥使?”朱由检皱了皱眉毛,一时间有些想不起来这位看起来分外年轻的重臣是哪一位?
“熊大人好,”那位年轻的指挥使躬身向着一个身量颇高,虽至花甲但是依然健硕的老者见礼。
“定国,辽东之事,听说了吗?”那位熊大人神色严肃。
“辽东?”站在远处的朱由检神色一僵,已经反应过来这位指挥使是哪一位了。
京中盛传的李成梁第二,辽东柱石,曾经的沈阳总兵,现在的锦衣卫指挥使,李元,李定国。
好像还得了皇兄登位的拥立第一功。
“辽东出事了?”朱由检心中莫名有些紧张。
下一瞬,朱由检已经听不到李定国和熊廷弼后面的对话。
奉天殿前,身着锦蓝色绒衣的黄门太监已经开始大声唱名。
大明朝最正式的大朝会开始,各路大臣,亲王,使节开始入殿。
亲王率领着皇亲国戚,各路勋贵走进大殿,因为方才听说了辽东事,走在队伍前面得朱由检有些紧张。
嗒,嗒,嗒,一步步迈入大殿,朱由检轻轻呼了一口气。
“一群未曾开化得蛮夷,有什么好怕的?”年幼得朱由检心中替自己打气,同时在司礼监太监得牵引下,在属于自己得位置上站定。
抬眼望了望数十步之外得高大御座,上面九龙环绕,巍峨庄严,不过皇上还未露面,只有几个小太监在收拾着什么。
“皇兄真真的气派!”朱由检心中有些羡慕,就算再早熟,还是少年心性。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有资格入殿的人物都已经在大殿内属于自己的位置上站定。
等待皇上出场的时间总是过得异常缓慢,大殿内众人皆默不言声。
“好安静啊,”朱由检感到有些异样,抬眼望向殿旁的偏门,那里应该是皇兄一会出来的地方,可是一直毫无动静:“不会出了什么事情吧?”
又过去大概一炷香时间,朝会吉时就快要过去。
负责计时的司天监的太史已经是满头大汗,站在玉阶下方,不时望着偏门方向,嘴里还不时的念叨着什么。
许久不见皇上出现,大殿内,一干重臣也开始有些疑惑,议论之声开始响起。
另外一旁,各路使节也是一脑袋雾水,不知道大明朝的皇帝陛下为何不愿意出来。
“定国,你看?”熊廷弼扭头看向李元。
“当是辽东事耽误了,”李元倒是一副云淡风轻,开口道:“看来陛下已经收到了辽东的战报了,登基以来第一次朝会,就遇到这种事情,想来已经是一肚子闷气,不愿意出来吧?”
“哼”熊廷弼没有回话,只是鼻端狠狠的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