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初识  热血锦衣卫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的油纸包好,再用细麻绳系好,递给陆良。

“小官人,一共六文钱,诚惠,收您五文就好。”小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知道他这身衣服意味着什么,特意优惠一文钱。

陆良笑道:“那多谢大哥了。”说着,从怀中掏出那块十两银钱,递给小贩。

小贩见他递过来的是一块十两大小的银块,当场就目光呆滞,傻站在那,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陆良见他不接,疑惑道:“大哥,收钱啊。”

小贩回过神来,苦笑道:“这位小官人,小人这是小本买卖,您这银钱,小人收不起啊,找您不开。”

陆良恍然大悟,但是他此刻身上只有这一块价值十两的银钱,上哪里去找铜钱,手里拎着三个小纸包,已经快被陆贞娘的小手抓过去了。

陆良问道:“这位大哥,哪里可以兑换银钱?”

小贩用手指了指西北侧,说道:“往前走一里多地,有一处钱庄,那里可以兑换。”

陆良无奈,将手中的纸包抬高一些,从陆贞娘的小手中拽了出来,便要递回给小贩。

这时,有人突然伸出手,掌心上有五枚嘉靖通宝,一道声音说道:“我来给,五文钱,收好。”

小贩见有人付钱,快速收了起来,这两位小官人要是再在这里耽误一会儿,只怕他的生意没办法继续下去。

“慢走,小官人。”小贩眉开眼笑道。

陆良脚下还未动,但是这小贩已经开口赶他了,便也笑笑,看向刚刚替他付钱解围之人。

那人又还未等陆良开口,便指了指街道,说道:“不要妨碍这位小哥做生意。”

小贩向他投了一个感激之情,陆良便拉着陆贞娘,随着那人往街道走去。

随手将一个纸包递给陆贞娘,陆良看着这个年纪在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问道:“请问这位先生如何称呼,稍后在下兑换了银钱,便还于大哥。”

那人见陆良松开了陆贞娘的手,停下脚步,说道:“还是将你这妹妹领好,近段时日,总有拐卖孩童的案子上报上来,还是小心一些为好。”

陆良听他这话,也是暗骂自己,心生大意,赶紧将陆贞娘手里的纸包拿了过来,取出一块松花饼,递给她吃,便又领着她的小手,不再松开。

陆良冲着这个满脸严肃,像是老气横秋的中年人一般的男子说道:“多谢这位先生提醒,还未请教先生尊姓大名?”

“我叫胡宗宪,表字汝贞,叫我胡大哥就行了。”那人回道。

陆良大吃一惊,高声叫道:“胡宗宪?”

那年轻男子疑惑道:“怎么,这位小兄弟听说过胡某?”

岂止是听说过,简直如雷贯耳,史书上褒贬不一的大才,严党的中间力量,但又与严党若即若离,文韬武略,抗倭名将,未来的直浙总督。

陆良上下打量此时还是青年的胡宗宪,只见他还带着文人气息,儒雅翩翩。

胡宗宪还在狐疑地看着眼前这个尚是孩童的锦衣卫校尉,他家累世锦衣卫出身,当然知晓这个孩童身上穿着的服装,正是锦衣卫校尉所穿衣物,腰间若隐若现的铜质腰牌,无疑不再告诉外界,这是一个锦衣卫校尉。

虽然在这北京城,锦衣卫多如牛毛,只是如此年轻的锦衣卫校尉,却是少见,不知道是哪家权贵子弟,凭恩荫得入了锦衣卫。

陆良高兴说道:“胡大哥,在下陆良,在锦衣卫办差,不知道胡大哥要去往哪里,小弟请您喝一杯茶如何?”

胡宗宪看看天日,晌午已过,正是饭点,看着这个有些热情过头的锦衣卫校尉,思虑片刻,说道:“正好,此时也到了午饭的时间,胡某请你吃饭,领好你这妹妹,跟我走吧。”

陆良领着妹妹陆贞娘,便随着胡宗宪左转右绕,穿过几条胡同,便到了一处街巷,看见一座三层小楼坐落在巷子边,环境雅致,偶有人员出入。

胡宗宪迈步进了大堂,陆良兄妹紧随其后,店小二见胡宗宪进来,连忙搭着毛巾,迎上前来,笑道:“胡先生,您来的倒是准时,楼上有位子,您请。”

胡宗宪笑道:“小二哥,老样子,还是之前的菜品,不过再加两个人的分量,今日胡某宴请朋友。”

店小二看着胡宗宪身后跟着的陆良和陆贞娘,也笑道:“好嘞,您三位,楼上请,马上就好。”

上到三楼,胡宗宪便坐在那处经常坐的靠窗位置上,随即见陆良兄妹还站着,便一拍脑门,站起身笑道:“忘记了,陆小兄弟,及这位小姐,请坐。”

陆良便拉开一张椅子,将还在吃着松花饼的陆贞娘抱了上去,坐好,这一段路程,陆贞娘已然吃了两块松花饼。

“哥,我渴。”陆贞娘说道。

胡宗宪喊道:“小二哥,先上一壶茶。”

“好嘞,客官,马上就来。”小二哥回道。

陆良坐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