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帝国之大明崛起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内容提纲

1496年3月9日明孝宗次子朱厚炜被淘气哥哥朱厚燳灌了一嘴巴炒的黄豆。救过来以后协助父兄开拓更加辉煌的弘治中兴。

正文

第一章

弘治9年,公元1496年3月9日,早春二月。

京皇宫,清晨。

“哇”躺在床的朱厚炜发出一声响亮的哭声。朱厚炜是朱佑樘的次子,今年2岁,正躺在床被淘气5岁的哥哥朱厚燳灌了一嘴巴炒黄豆。幸好被宫女解铃铛,太监郑少鹏发现抠出朱厚炜嘴里的黄豆,5岁的朱厚燳和3岁的朱秀荣正是狗嫌的时候。认为自己好吃的一定要给弟弟吃,但没想到弟弟牙还没有长齐。

朱佑樘和张皇后紧张的看着李时珍,李时珍说了,二皇子的身体没有大碍,静养旬日就没事了。只是窒息时间过长需要在宫外山清水秀的地方在道馆调养。准备把二皇子带到青城山。

朱厚炜来到这个年代整整一天了,身体不适还可以忍耐,这乱纷纷的场面有点受不了,朱家是皇家,父母兄弟姐妹共五口人,这一天人来人往室内始终乱哄哄的。事发突然,本来脑子里就乱,心里就更受不了了,他是要独自一人,静静的清理一下自己的思路。他脑子里太乱了,大脑的混乱比身的不适更难受,现在他知道穿越到2岁萌娃朱厚炜身,灌他黄豆的正是未来的正德皇帝朱厚燳。

倒霉的穿越客原名叫朱怀化,40岁,是一个销售员,乘民航班机出差。并按客户要求送一套百科全书(事后想,这个客户的所谓托付,其实大有文章,真想狠狠的揍他一顿,现在也没法再去问他、抽他了)。倒霉的朱怀化遇到了据说小于亿万分之一的空难。绚丽的爆炸之后,一切都化作了乌有。醒来时他已经躺在了朱厚炜的床。这个白天加一个晚他见到了这个朱厚炜的父亲朱佑樘及家里的亲人。哭哭闹闹、乱乱糟糟的一天。幸好这个萌娃只有不到2岁只知道用哭来表示不满意,才没有闹出笑话。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此朱厚炜非彼朱厚炜。说不是幸运还是遗憾,只是不知那套百科全书在什么地方。室内安静下来了,朱厚炜得以闭眼睛静心思考。今世的朱厚炜的父亲朱佑樘,今年26岁。这个朱佑樘是个仁君,按史书记载:“朱佑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言路大开,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虽末年宠信宦官李广,但是立刻改过自新。”现在的正是弘治9年。

家庭情况:明孝宗朱佑樘、皇后:孝康敬皇后张氏长子:明武宗朱厚燳(正德皇帝),母孝康敬皇后张氏。次子:朱厚炜(早夭折,追封蔚悼王),母为孝康敬皇后张氏。女儿:太康公主(弘治十一年薨,未满5岁),母为孝康敬皇后张氏。

现在是弘治9年(公元1496年),正是弘治中兴的升期。有朱佑樘父亲的优势,朱厚炜想做什么事还是方便的多,无论如何也强于平民百姓。

明朝时期的经济实力是世界第一。明朝以较短的时间将手工业从官营改变为私营,因此大部分的手工业都摆脱了官府的控制,因此明朝成为当时世界手工业与经济最繁华的国家。据统计明朝最为繁盛的时期,远洋船舶吨位已占世界总量的18%,如此繁盛的国际贸易为明朝带来了大量的利益,也使得很多国家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大明朝的手中。很多欧洲国家都要用他们的真金白银来天朝换取明朝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天朝特产。航海家弗兰克说过:十六世纪,全世界的真金白银去向都集中在一个地方,那便是拥有瓷器和茶叶的东方。

天朝在14、15世纪正处于明朝中前期,明朝后期虽然资本主义萌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前期,尤其是朱元璋统治时期,是执行最为坚决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对商人有极大的限制,甚至对他们乘坐的马车,穿的衣服都有严格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商人有钱却无法消费,农民有办法消费却没有钱,自然会造成手工业的市场萎缩。同时,明初也执行了海禁政策,导致手工业品无法出口,国内市场打不开,又不能出口,没有收入,也就难以进行规模扩大和技术的升级,这自然会导致手工业的衰退,再加我们的手工业者往往有各种各样的禁忌,如手艺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等等,限制了技术的交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先辈能做到的很多事情,但是我们现在却做不到,如秦皇兵马俑出土的剑虽然被重物压成90度压了几千年,但一旦拿开重物,立马回复原状,但是现在的铸剑厂的产品能做到这一点吗),也会导致技术的退步,因此,我们的手工业退步,被同时期的西欧超过,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明孝宗张皇后,(1471年-1541年)河北兴济人,父为国子监生张峦,母金氏。成化二十三年二月,张氏选立为太子妃;十月,立为皇后。孝宗笃爱皇后,不立妃嫔,帝后宫中同起居,如民间伉俪。孝宗以皇后故,颇为优待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