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章 挑拨刘封  关平之暴击三国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关平对眼前这个老搭档十分了解。刘封勇力过人,但有一个致命弱点——有勇无谋,尤其是耳根子太软,容易误听谗言,真正该听的话却不听。他开始时出于私怨,听信孟达的馋言不救关公;后来又不听孟达的劝降,最后兵败失地,落得个被赐死的悲剧下场。

在援助关公这件事情上,不能不说刘封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关公的荆州军团若在,必可成为上庸屏障,无论曹魏还是东吴决不敢越过关公军威胁上庸;关公军团覆没后,上庸就直接暴露在前线,刘封现在想睡觉恐怕也得睁着一只眼睛睡了。

此时的关平身为一个穿越者,自然不会对刘封有什么真正的仇恨,甚至还有些同情刘封;但他现在并不是一个历史的旁观者,为了统一三国的大计,关平还是决定利用对方的弱点,好好忽悠刘封一把,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定国兄!”

酒过三巡,刘封放下酒盏,用袖子擦了擦嘴,用他那公鸭嗓子般的声音略带歉意地说道,“前番廖化前来请兵,小弟本欲前去相助兄长一臂之力;无奈孟子度不肯听从,只道是山郡初附,未可动摇,因此耽搁下来。还望兄长多多海涵。”

“哪里哪里!”

关平摆摆手大度地说道,“公业贤弟奉伯父汉中王之命,镇守山城责任重大,岂可轻动?荆州之失,乃东吴背盟,与贤弟无干;子度之言,亦不无道理。”

刘封字公业,孟达字子度;关平熟读三国,知道这两人其实是面和心不和。孟达此人反复无常,野心不小,自从被刘备发配到这偏远山区之后便已经心生不快;如今又来了个顶头上司刘封压着他,自然更是愈加不满。

“子度?哼!”

刘封借着酒劲,轻蔑地摇了摇头说道,“此人不过倚仗世家出身,耍耍嘴皮子的功夫罢了!哪里有什么真本事?真刀真枪上阵杀敌,还得看咱们兄弟的!”

孟达乃东汉末年凉州刺史孟他之后,也算是世家大族,向来自视甚高。刘封这回果然是酒后吐真言,想来也早就看孟达不顺眼了。关平心中一喜,正好趁此机会从中取事,离间此二人。刘封这个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再加上脾气火爆,最易受人挑拨。

“贤弟!”

关平故作神秘状,悄悄凑到刘封耳朵边低声说道,“愚兄最近听到一些风传,道是孟达勾结申耽、申仪兄弟暗通曹军,恐将不利于贤弟……”

“果有此事?!”刘封大吃一惊,两眼一瞪一把抓住关平的胳膊说道,“此事非同小可!可有凭据?”

关平早有准备,他拿出邓贤的口供双手奉上,请刘封过目。原来在关平的满清十大酷刑的威逼胁迫之下,邓贤不得不招认孟达早有反叛之意,并且还勾结了申耽、申仪兄弟二人共同举事。关平不但让他签字画押,还特意留他一命作为活见证。

看到邓贤的口供,刘封不假思索顿时大怒;他狠狠一拍几案,怒声喝道,“孟达老贼焉敢如此!吾誓杀之!”

计策奏效,关平心中一喜,但他表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地说道,“贤弟不可造次。孟达此人生性多疑,反复无常;倘若不慎走漏消息,只恐打草惊蛇——到时候孟达老贼必然狗急跳墙,定会反投曹魏去了!”

“这……这可如何是好?”

刘封面露难色,他这个人就知道打打杀杀,碰上棘手的事情脑筋就不够用了。也难怪,毕竟像刘封这种人都是些直肠子,不会拐弯,整治人的手段并不是他的特长;像这种琢磨人的“高智商”手段还得看关平的。

“这有何难?”

关平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明日设下一宴,请此三人前来议事。待三人一到,立时拿下,岂不是易如反掌?”

由于荆州前线局势紧张,最近上庸各地的几个头头全都聚集在上庸;除了孟达老贼,上庸都尉申耽、西城都尉申仪也都在上庸城里随时待命。这次关平设下鸿门宴,正好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免得有漏网之鱼。

“兄长高见!高见!”

刘封眉开眼笑,心中对这位大哥愈加佩服,连忙说道,“好!明日依计而行!本将早就看他们几个不顺眼了:孟子度素来骄横狂妄,申氏兄弟这俩降将更是暗怀鬼胎。这回我倒要看看,他们几个还有什么话说!”

看来刘封还想顺便公报私仇。刘备虽然让刘封总督上庸,但下面还给他安排了孟达、申耽申仪这几个“助手”。刘封早就对他们三个十二分不爽了,这次正好借机除掉他们,好让自己独霸上庸。关平倒也乐见其成,立即表示愿助刘封一臂之力。

刘封听罢大喜过望,举起酒盏说道:“多谢兄长!你我兄弟同心,以后这上庸就是咱哥俩的天下了!哈哈,干!”

关平举起酒盏,表面上客气一番,心中却暗暗摇头:这刘封真是鼠目寸光,眼睛只盯着上庸这块巴掌大的地盘。如此这般如何成得了大事?让刘封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上庸早晚要败在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