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6章 路途  山野自耕农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甲卫开路,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牙城方向走去。

夷州岛气候炎热,穿铁甲是不可能的,容易中暑或者被烫伤。再者,也没有那么多铁用来给士兵打造甲衣。

所以,他们身上只有竹甲。大概可以想象,就是把竹片做成的麻将凉席,然后弄成衣服披在身上。

竹子轻便,防御能力也还过得去。主要是,这东西披在身上它娘的还有些凉爽……

本来不是战时,行军是不用着甲的。但苏青砚为了营造气势,特地让士兵穿上甲衣。

所以,走起路来【欻欻chua

】作响,气势逼人。

路上,苏青砚扭头说道:“秦公子以为我这甲卫如何?”

“大人甲卫,体魄惊人,军威浩荡,自然不是我们这些乡野民兵所能比拟。”

对于苏青砚,既然是禹朝的人,秦川自然是不吝夸赞。反正说几句好话又不会掉肉。更何况,这些甲卫看起来确实颇有战力。

“哈哈……确实如此!”苏青砚对于自己手下的甲卫同样十分满意。

这时,旁边的张安仁补充道:“这些甲卫可算是百战精兵,几年来随着大人击退无数次来犯的山贼海盗。”

秦川揖手笑道:“原来苏大人还擅长军事,真是叫人敬佩。”

“本职耳,不足为道。”为官一方,牧民保民,乃是职责所在。不然,要他这个官员作甚。

一路上,苏青砚对秦川都是以【公子】相称。苏青砚也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之人,能让他称作先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此去牙城尚有半日时间,秦公子可否给老夫说说这牙城的风土人情。

老夫虽为夷州牧,但对这夷州却多有不解,其中缘由想必秦公子应该还能够体会……”

几经交谈,苏青砚对秦川也算是有了个大概得评价。只待到时候确认一下真实身份,大概就能够与之商讨招揽事宜了。

秦川想了想,开口说道:“牙城地僻,耕织民生,当与它处无有区别。论及氏族,却是有三个。我秦氏蒙受天眷,暂居其首。其余分别是漆家,蚩家……”

“哦?原来秦公子竟是出身大家。”苏青砚惊叹了一句,然后继续问道:“那不知,在秦氏之中,做主的是何人?”

“呵呵……”秦川神色有些尴尬,笑道:“我秦氏世居牙城,目前当家做主的正是在下。”

“失敬失敬!”苏青砚忙拱手道。

牙城,海外之地,比不得禹朝内陆。禹朝的在这里的策略就是以夷制夷。

世家大族在这里就是土皇帝,牙城第一氏,那就是等同于城主般的存在。

苏青砚虽然明面上管理着整个夷州岛,实际上他的命令也就在北汉城好使而已。

其它的地方,他连打探隐秘点的消息都是为难。譬如秦川,要不是大王禹朔给他来了一道旨意,他甚至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号人。

随着圣旨来的,还有一些秦川的简介。提供简介内容的,自然就是柳七了。

至于说出卖合作伙伴,这倒还称不上,毕竟这些消息只要到牙城随便一打听就能知道一清二楚。

顶多算是让苏青砚在见秦川的时候,稍微有点印象,不至于见面时四目相对,无话可说。

再隐秘点的,譬如粮食之类的柳七倒是没有多言。只是附带提了一下,秦川用粮食支助漆家打退海贼的事情。

粮食嘛,哪个世家大族没有存货,禹朔并未多想。他以为,秦家想趁机插足牙城的权势更迭而已。

有野心,有所求是好事,不然你要无欲无求,他拿什么招揽。

苏青砚看着秦川,约摸三十岁左右,气血正盛。这样的人当家做主,秦氏必然是正在崛起的路上。

苏青砚所不知道的是,秦川还是秦氏家族的第一代。

念及秦川的身份成就,再想想自己这么多年了艰苦奋斗。苏青砚不由得感慨萦心,出声叹道:

“开疆拓土须青壮,且效秦家汉代皇。

策马驱驰千万里,兵威更比天威长。”

天威地灾,可能过几年人们就忘记了。但是秦皇汉武的功绩,哪怕千年之后依然被人提起,并心生向往。

所以,才会有余威震于殊俗。

因此苏青砚才会感叹【兵威更比天威长】。只是,从古而今,能成就这份功业的,也就秦皇汉武那几个人而已。

苏青砚话音刚落,张安仁就很适时的接道:“大人文韬武略,真叫人佩服。”

“有感而发罢了。”苏青砚面色尴尬的摆摆手。

这种打油诗一般的东西,怎么能配得上【文韬武略】这四个字。

黎氏莲听得两人的对话,忍不住把脑袋转向一边。这种口水诗有什么值得赞叹的,要换做她家先生的话,肯定能作的更加雄壮。

脚下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