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回城拜师  三国之王途霸业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着两个山寨的归附,第二日士干便把祖冲之给召了过来。

如今的码头初步规划已经完成成,除了房屋和船只基本就没什么需要祖冲之照顾的了,索性就将祖冲之给拉过来建城了。

鸿庞的位置还算不错,依山傍水,关键是地势还算平坦,不像别的地方,除了山还是山,根本没办法建城。

“怪不得后世这里能发展起来。”士干看着祖冲之的规划,一阵感叹。

若是这里能建起城池,其地势也好,地形也好,绝对是不下于龙编城的存在。

不过关键是这里没有多少汉人,就算建起来也只能扔给越人居住。如今汉人依旧是交州的短板,就算这些人加入了汉籍,如果汉室更替,他们一样会造反。

和其他县城不同,考虑到东面的港口未来的贸易情况,祖冲之直接将这里按二十万人口的城池来规划。

要知道,除了作为治下的龙编,其他城池无非也才按五至十万人左右的城池建设。这座城池可以说是交趾最大的了。

不过最关键的士干的规划还没向士燮汇报,打算建成后给士燮来个先斩后奏。

其实士干也不用担心士燮不同意,如果以后有了交州,为了跟好的掌控南三郡,这座城池就是必须要修建的。

在士干忙着建设时,中原却是到了多事之期。一条条急讯如飞蛾般扑在士干的身旁,顿时让士干一个脑袋两个大。

急讯中报,先是董卓火烧洛阳据守长安,后孙坚在洛阳私得传国玉玺,南逃长沙,则被初上任的刘表拦下。两军交战,孙坚不敌,无奈下不得不暂居袁术麾下。

孙坚走后,各路诸侯纷纷告辞,联军彻底宣告解散。而袁绍则私联公孙瓒,与其共分冀州。届时公孙瓒同意,并起兵三万兵压冀州。

而最关键的是,不仅士壹带着蔡琰已经到了苍梧,随同一起送来的朝中分封诏书也已经到达苍梧。这让士干不得不做好交州大变的准备。

“堂弟啊,你最近可能要回去一趟咯,听说大伯最近给你请了个老师。”不日,忙碌之时,士元找上了士干。

“老师?我现在要老师干嘛?”士干诧异,自己现在都多大了,还要什么老师?

“哈哈,这个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及冠后都会被长辈赐字。就比如我,被我父亲赐了个景贤二字。由于你的身份,我估计伯父不会自己给你赐字了。这个老师,我想就是请来给你赐字的。”士元轻笑一声,给士干解释道。

“赐字还有这么多规矩?”士干纳闷,这古人干个事怎么那么罗里吧嗦的。

“没有。我想伯父应该是打算给你举孝廉了,毕竟你现在的身份必须要举了。”对于士干的嘀咕,士元并没在意,而是给他讲道。

“原来如此,那我收拾现在就回去吧。这边的事就有劳元哥多打理一下了。”说到举孝廉,士干便明白了过来。

举孝廉在古代可是大事。它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也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

也就是说,你只有举了孝廉,才可以在朝中或地方任官。就算你只是武人,没有被举孝廉就很难入将军一职,在汉朝可是军政一体的。

当天,士干将事务安排妥当,就赶往龙编。不得一提的是,士袛的办事效率也很高。才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从曲阳通往涂山的一条两马并行的驰道已经被修建大半。

在曲阳耽搁了半晌,第三天士干才赶回龙编。

“回来了?呵呵,先去洗漱一番吧,看你这风尘仆仆的样子。”刚进门,士干便遇见了士燮。看士燮在大厅忙碌着什么,看起来应该是有贵客来临。

“孩儿拜见父亲!有劳父亲多日挂念了!”士干先是上前行一大礼,而后起身道。

儿行千里母担忧。特别在这个讲究忠孝两全的汉朝,若是孩子离家数天未归,都是要给父母请罪的年代,更别说士干已经离家三个多月了。

“平安就好,平安就好!你先下去休息一番,明日来书房找我吧。”士燮一脸欣慰的点点头,但还是故作威严的道。

“是!那孩儿这就先告退了。”士干再对士燮行一大礼,随后才离身回房。

“恭迎少爷回府。”回到自己的院落,一众侍女早已在门口等着。士干点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回到了自己的房子,虽说士干已经很长时间没在房中居住,但屋内依旧被打扫的一尘不染。让士干不由的感叹,这就是家族的好处啊!

问清士干要洗漱,一众侍女便开始忙碌了起来。不多时,浴桶已经盛上了热水,由侍女们清洗了一遍身体后,士干才舒舒服服躺在了浴桶中。

士干懒洋洋的趴着浴桶边缘,从小就做为士干贴身侍女的锦儿,也褪去衣物进入了浴桶,开始给士干轻轻的按摩。

这种情况士干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了,但每次这个时候,士干都会觉得非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