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孙刘结怨  三国之王途霸业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且说蔡瑁入城后,便慌忙求见刘表。此时刘表正在与蒯良讨论前方战事,见蔡瑁狼狈而归,不禁疑惑。

“德珪,你不是在砚山一带引战孙坚吗?这是...?”

说到此处,刘表心中浮起一股不好的感觉。

“孙坚太强了,而且手下猛将如云,我等不是其对手,败逃了回来。如今孙坚已追杀至襄阳城外,将襄阳城给团团围住了!”

蔡瑁一低头,将自己大败和孙坚围城的消息讲了出来。

“什么!!?你....”

这个消息无疑是要命的。刘表噔的一下坐起来,一来不可置信的看着蔡瑁。

“主公,蔡瑁不听我言,导致我军再受大败,按军法,当以斩首示众!”

蒯良见状,在一旁煽风点火道。

“你...哎。斩首就算了,将其官降半职,责军仗六十棍吧。此事就不要议了,如今孙坚兵临城下,先想想应敌之策吧。”

闻言,刘表轻叹一声。蔡瑁先前立过军令状,如今大败,理应按军法斩首。但毕竟蔡瑁是他的大舅哥,刘表不好下手,只得两边图圆,将话题个绕开了。

“依我之看,当立即令全城戒备,并马上向兖州的曹操发去求援涵。”

蒯良是个聪明人,自然明白刘表给了台阶下,便不再多谈此事,而是给刘表讲了一个应敌之策。

“就依子柔之言,我这就去给曹操写求援涵。”

是以至此,刘表也可以太好的办法,只得依蒯良之言,下去给曹操写了求援信。

自孙坚率军将襄阳城围住之后,每日都派人不停的叫阵攻城。但刘表却十分有度,任凭孙坚如何,刘表就是不出城。

忽一日,狂风大起,直接将孙坚大营的中军帅旗给吹折了。随孙坚一同围攻西门的韩当见此,连忙向孙坚道。

“兵马未动,帅旗先折,此非吉兆,怕是要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啊。主公,不如先暂时撤军,择日再攻?”

“怎么?如今我们屡战屡胜,眼见要不了几天就要拿下襄阳城了,岂能以为狂风折旗,就突然罢兵?”

孙坚对此嗤之以鼻,不但不听韩当的劝告,反而更加猛烈的攻城。

韩当见孙坚如此坚持,也不再劝说,只是命士卒重新将帅旗竖起。

襄阳城中,面对孙坚猛烈的进攻,刘表也展现出枭雄的一面,冷静严谨的处理着城中的各种事务。

“主公,昨日我夜观天象,有一将星摇摇欲坠。其方位就在荆州,看样子应该就是孙坚了。主公可立即写书信向曹操求助,此战必胜。”蒯良找上刘表,在其耳边轻声道。

刘表闻言,心中大喜,连忙拟了书信一封。可如今襄阳已被孙坚团团围住,出入不得,而这送信却成了一件难事。

“诸位爱将,如今襄阳城危在旦夕,而解救之法就是我手中的书信。若谁敢出城将此信送于兖州曹操之手,便是我襄阳的英雄也。”刘表将诸将唤进府中,对众人道。

“末将愿往!”见无人出声,杜伏威上前一步,朗声道。

“好!伏威乃真英雄也!”刘表闻言,心中顿时一喜,对杜伏威不禁要喜爱了几分。

“你既然敢去,还希望你能听从我的安排。”见杜伏威愿意前往,蒯良满意的点点头,随即对杜伏威道。

“今晚将会有乌云遮月,你可带上一千会射箭的骑兵,在黄昏时分,从西门奔出,直冲砚山,孙坚要发现了你,一定会带兵追杀。”

“届时你可分一百士卒去山中寻些石子,在派一百人弓弩手在林中埋伏。若是到时候孙坚引追兵杀入,你们不要立即撤走。可以带着他们在周围绕一圈,将他们引入埋伏处。”

“若是取胜了,就放信号与我们,我们率军出城接应你们。若是他们没有继续追你们,你们就直接往兖州方向去,明白了吗?”

“末将领命!”记下蒯良的计谋,杜伏威向其一礼,随即点起千余擅射的士卒,随时准备出发。

黄昏时分,西城城门打开,杜伏威带着千余兵马从孙坚营前掠过,直奔砚山而去。

孙坚正在营中与众人商议明日攻城之事。然后听闻营外一阵骚动,连忙领众人出去查看。

“营外发生了什么,让你们如此慌张?”孙坚拦下一个士卒,问道。

“回将军,营外有一队敌军掠过,直奔砚山而去。”

士卒见来人是孙坚,连忙一礼,如实禀报道。

“砚山?义公,给我点起一百骑兵,我要跟上去看看。”

孙坚思索了一下,随即命韩当点备兵马。

“此番来去匆匆,恐怕其中有诈,主公不妨多带些兵马。”

韩当觉得此事有蹊跷,不禁出言劝说道。

“无妨一群宵小而已,我带孙安与杜壆一同便可,你就在此看好营寨。”

孙坚摆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