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盐与水与血  养殖地球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构成行星的物质,追本溯源,来自于它们需要不停围着转的恒星。

一个天体系统的形成,往往是在一团分子云的懵懂状态下,中心引力坍塌后开始加速旋转起来,才逐渐产生物质分配的。

引力坍塌的核心,自然就是稳如老狗、能量充沛、在天体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恒星了。

靠近恒星的其它星核,通过各自引力开始分配物资。

越近的,越容易搞到固态物质,一般就会形成固态星球。

越远的,因为固态的东西都被前面的好兄弟抢走了,所以能够吸引到的物质只有漏下来的气体,最后就会变成气态星。

只不过星系形成过程中,气态物质更占比重。

所以气态星在最终,会变成比固态星大得多的天体。

类似太阳系的土星、木星等,就是这样形成的超大气态星球。

基于这一常识,肖允对高尔夫球星所表现出的性质,就很是好奇与疑惑了。

在恒星开始衰老并吞食掉其它星球后。

本来应该处在远离恒星、躲在天体系统外圈的一颗气态星球。

结果现在呈现出来的,却是一个固态的样子。

这颗原本看上去平平无奇的沙子星球,无疑诱发了他的强烈兴趣。

因为这实在是一件无比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挖掘它!探索它!”这个想法立刻让其变成行动派。

虽然他以前从未有资格参加过星球开采行动,但此刻却亲身体验到了里头的巨大乐趣。

指令器对这些沙子不会客气。

得到他的命令,很快就有一个无形之手开始形成,飞快进行起挖掘作业来,并且肖允同时选择了三个点进行施工——赤道、两极。

通常来讲,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可能拥有的东西会更丰富。

果然也不出所料,挖掘工作进行到4000米左右时,除去各种无用的矿物,他到底得到了极端喜人的成果。

是碱,他居然发掘到了天然的碱矿物!

高尔夫球星现在已被肖允更名,因为以貌取人实在是太过小看这颗星。

目前这颗星球的表层主体元素,大概是硅。

所以肖允将其命名为SI01,表示这是自己发现的第一颗硅元素占比很大的星球。

而从SI01南极所开采出来的碱,正是富含有氢化钠的一条纵深下去的盐碱矿脉。

当从紧密砂层下,找到一小块白色矿物盐时,肖允心中差点涌现出一种喜极而泣的冲动!

虽然对SI01的分析还需要进一步继续,去弄懂这玩意的地层形成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会呈现这种离奇的特制。

但……发掘到氢化钠的同时,就等于找到水资源了。

氢化钠在地球上一般用作工业强碱,活性很高,脾气暴躁。

在宇宙环境中,没有了地球的空气成分,被老实稳定的沙子压在下面,它们却也动弹不得,只能在压力下形成一处特殊矿脉。

而只要找到任何氢元素载体,那么结合沙子中的氧元素,利用指令器做到水合成就不难。

从沙中提取氧,从氢化钠中提取氢。

这种级别的化学虽然不难,但实际上搁以前,新人类所引领的地球上都不会有人去做。

因为地球资源丰富,人们的水合成,往往利用的都是更方便的元素载体。

肖允所找到的这两种粗糙材料,用来制造廉价的水,收益无疑要远大于付出。

但有指令器这种高文明所遗留下来的工具,执行起这种命令来,可就让肖允既享受方便,又大开眼界了。

甚至留给他一个印象——蛮不讲理!

为了防止合成出来的水直接气化掉,肖允的合成试验场建立在地下5000米左右。

这里的沙子被他用指令器不断加热,不但保持了一个合适的环境温度,他顺手也用高温烧制一些沙子,做出了一个装水的承载容器:一口半人高的透明玻璃缸。

然后,提纯实验才开始进行。

指令器从氢化钠中提取氢,很小儿科的实验,肖允如果有化学工具,在地球上都可以做到钠的提纯。

但指令器理解了他的意图后,在肖允的期盼中,并没有依照任何相关化学反应公式。

粗暴无解,一道黑色流光凭空而现,朝着指定矿脉射过去。

“哐当当”几声,漂亮的银色纯钠金属就产生了。

而元素分离所产生的氢气,则被它依照指令,吸取投放进了玻璃缸中。

肖允:“……”

提取氧的方法同样如此,无脑简单。

看着屏幕中那一坨钠金属和散落一地的纯硅元素,肖允立刻明白——这台开采仪的文明程度,真是超过人类所知太远太远了。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