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粗制战甲:赫克一型  养殖地球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想要制造出实用的武器与战甲,对于掌握着指令器的肖允来说,其实并不算困难。

他以前玩游戏的时候,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装备制作迷,这年头的科幻游戏,装备系统设计的也很逼真。

以前都是在游戏中打打外星人,和好友一起杀杀各种克苏鲁风格的异种生物什么的,虽然把肖允的胆子培养得比较大,但他到底也没有摸过真正的武器。

不过即使游戏中那些设计都是虚构的,现实中不一定能够行得通,但好歹这些经验也给了他不小启发。

指令器没有军工产业流水线那种体量级,目前无法在SI01上大批生产出高端制式武器。

可如果只是根据他的个人想法,去定做一款堪用的战甲,这倒并不是很难的事。

唯二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是材料。

想要满足能够同时对付仿生人与变异怪物的材料,在制作过程中,还是要花费不少功夫去做性能测试的。

第二个就是能源了。

战甲的能源系统,决定了它的综合运作能力与机动性。

没有好的能源系统供给,就像用柴油机去开火箭,火箭虽然好,却深受限制,以至于连本身的实力都无法发挥。

考虑到这些,肖允一个个来,先着手解决材料问题。

材料的强度是首先必须要保证的,同时对韧性要求也极高——要能够抵抗住各种强力撞击、还要在各种震动下也不影响他的驾驶才行。

所以合金钢材虽老,但外壳部分用它们到底还是不错。

如果选用高强度钢材的话,那么在涂层方面,则需要合成制造纳米钛用以辅助,保证外壳柔韧度,以免过刚易折。同时还得注意各部位衔接点的运转流畅,避免战甲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死角弱点。

内衬方面,也需要铺垫一层防冲击泡沫,来确保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这些东西,因为理论成熟,所以在现在的一些载具上很是常见。

只不过民用工业没资格把这类技术用在生产军事武装上去,法律不允许。

肖允没有图纸和立体模板,只能在脑中反复调整,直到弄出一个适宜的战甲模型,将各个部分都设计得清清楚楚了,才开始着手去做。

解决掉制作战甲的相关材料,花费了整整一天时间。

之后他才一面吃着新找到的长条状蘑菇,一面开展下一步工作——这种蘑菇在烘烤时被他加了一些盐,不像角菇那么肉质肥厚了,反而是松软清甜的口感。

换了下口味之后,肺裂病的第二次用药也让他免除了后顾之忧。

次日,肖允才全身心投入到能源的寻找匹配与完整的战甲组装中。

现在地球环境实在是太过糟糕了,风雪不断,似乎永远都看不到好转的时候。

光能设备肖允虽然熟悉,但没有足够的太阳光照,想要驱动重型机械就是笑话。

而使用核能所必要的条件,又太过于精密与复杂。

可能一个不小心,能源核心外泄,他机器还没坐热乎呢,人倒是先被核辐射给整没了。

故而筹划了半天,肖允只能退而求其次,从其它过时能源中做选择。

最值得考虑的是微生物能——可惜,现在他没有培养出可以分泌高能物质的微生物田。

电能就算了,想要凭借手工做出极高容量的电池,这本身反而是比做一件战甲更繁琐的事。

最后没办法,肖允只能使用几个世纪前被地球联邦政府完全淘汰的浓缩油。

这种油脂是石油提纯成汽油之后,掺入了一些新发现元素所合成出来的固态油,比更落伍的汽油能源要给力不少。

不过也仅此而已。

浓缩油功能虽好,历史使用时间却不长,远远达不到能和核能与光聚能源叫板的地步。

所以只能在SI01上制作出这种等级能源的肖允,又不得不回头给战甲的其它部件做出了一些简化处理。

最大的改变,就是其个头大幅度缩小了。

原本他打算做个十五米左右高的强合金冲击型战甲。

这种大块头要是能够按照理想模式做出来,即便外出之后正面遭遇仿生人,只要对手人数小于百位数,哪怕面对集束武器,肖允都可以选择无脑硬刚。

但很可惜,能源条件的不允许,让肖允只能做出一个接近六米高的小型机械战甲——与其说它是战甲,或许说它更像一台挖矿机倒也不错。

肖允给这台战甲的取名,也来自于一款他所喜欢的游戏,所以最后它的名字是——赫克一型。

经过整整一天不合眼地折腾,终于,在SI01星球上,在那满地都是零碎材料的实验场中,赫克一型被肖允制作成功了。

其体型也就两个半战斗型仿生人那么高,宽度适中,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头重脚轻。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