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成祖的智慧  带着崇祯去流浪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过了片刻,当孙和斗再次睁开眼睛,却发现大哥依然站在那里,而偷袭他的闯贼却倒在地上。他的背后还插着一把绣春刀。

出手杀他的正是永王朱慈炤!

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在他们眼中,皇子都是养尊处优之辈,酒囊饭袋之徒。别说是认识火铳,就连鸡和鸭都傻傻分不清。整天沉迷于斗蛐蛐,忙着喝酒、胡闹、泡女人,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

岂料眼前这个皇子能文能武,不仅懂火器,还身手如此了得,不禁大吃一惊!

这大明难道又要出现成祖一样的人物么?

人,只有死过,才知道活着的可贵!

孙和鼎转眼间就去了一趟鬼门关,又被朱慈炤强行拉了回来,可谓是两世为人。

这一趟生死之旅,让他懂得了原来活着是一件这么美好的事情。自己虽然不想当官,但是一定要把火器这门技艺发扬光大,目前他遇到的宦海之人中,朱慈炤是对自己最善意的人。

此时,他心中已经隐然决定,要与朱慈炤同行,进一步讨论燧发枪改进的相关细节。只是没和汤若望商量,他不便于说出口。

朱慈炤知道,追求人才与后世追女孩异曲同工。若是一味地穷追不舍,可能把女孩追飞了。即使勉强追到手,也会在婚姻中失去主动权,把对方宠成一身的公主病,自己则成为爱情的俘虏。

只有善于欲擒故纵,最后双方的关系才不至于失衡。

此时,自己若是主动提出带他们去南京,他们难免不会自抬身价,日后在态度上可能会持才傲物、趾高气扬!

尤其是汤若望,很可能自己一与他谈技术,他就跟你说传教!

玻璃制造,没问题!王爷,苏州的教堂太少了,是不是再建一批!

制造遂发枪,可以!王爷,教会的地位太低了,咱们能不能再提升点?

到时,烦都烦死了!

只有让这汤若望等3人主动跟随自己南下,日后他们才会不讲条件,倾尽所能地帮自己。

通过刚才的接触,他判断3个人已经有意与他一起去南京,他决定豪赌一次,赌这3人主动“咬钩”。

在教堂救人后,朱慈炤又与汤若望等人一番攀谈,转眼就过去了一炷香的时间。

此时已是清晨,再不走,若是闯军封城,恐怕插翅难飞。

想到这,朱慈炤立即与3人道别,“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时间紧迫,本王先行一步。日后有机会江湖重逢,再与诸位先生一起讨论燧发枪的改进技巧”。

说罢,他头也不回带上李若琏等人继续赶路。驾车向安定门驶去,他心中默念“1,2,3,4……..100”。

他心道自己数到100,汤若望必然会跟过来。

可让他失望的是,当朱慈炤数到了1000,汤若望等人还没有赶上来,安定门就在眼前。这时一个念头在他心中闪现,“要不要让李若琏回去,给这3个人绑票?”

在朱慈炤犹豫的功夫,马车又向前前进几十丈,已经驶到安定门下,此时的安定门大门紧闭。

城楼上浓烟弥漫,掉落的大明龙旗,丢弃的兵刃随处可见。

城墙的垛口中,过道上,城门洞里,到处都是明军和流寇的尸体。本来青灰色的城墙,已经被鲜血染得通红。

眺望过去,依稀还能看见几个守军,还在坚守自己的岗位。

这些人是明军!

看到城门还没有失守,朱慈炤一脸兴奋,心道:“出了安定门,不出20天就能赶到南京,大事可定矣!”

这时,朱慈炤也不顾上派人“绑票”汤若望等人,心道“反正历史上汤若望活到了康熙年间,暂时肯定死不了,等出城了再想法救他们!”

朱慈炤刚要靠近城门,突然城门楼上,几个手持火铳的人对准了两辆马车,“来人请回,再上前一步,休怪火铳无情”。

………..

城楼上的士兵,从昨天夜里开始,已经挡住了至少20多波试图从这里出城的人员。不论是勋贵富商,还是平民百姓,他们都一律驱赶回去。

守城士兵这么做,当然是忠于职守。

相比其他城门,纷纷弃城逃跑、献城投降的明军。安定门的守军要优秀得多。这才是真正的国之栋梁。

朱慈炤不禁暗自为安定门的将士们点赞,心道:“若是京城所有的守军,有他们一半的骨气,偌大的北京城,也不会在短短3天时间内就失守。”

但是,安定门大门紧闭,也在一定程度上帮了闯军。闯军夺得的城门,自然是不让人出逃,明军还坚守的城门,也不让人出逃,北京城岂不成为一个牢笼?将来李自成烤饷,勋贵们挖大明墙角获得的财富,将被他一网打尽!

朱慈炤知道这笔钱足足有7千万两之多。

不久之后,满清入关,这笔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