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华的话语,确实有他的道理所在。
一方面是按时供应军粮,以便部队能够坚守武汉三镇,保护数百万军民的安危。
一方面是滞留登封的近10万灾民的生死。
孰轻孰重,不问可知。
如果顺着吴天华的思路,魏大勇三人肯定无法从汉口买到足够的粮食运回登封。
然而魏大勇并没有被吴天华的话牵着鼻子走,他点点头:“好,我们来捋一捋。你的库存粮食全部品类加在一起,大约是6万多石。我们募集到的钱,可以购买3万石,而由你筹办的军粮,首期是5万石。此外,你从湘省调集的一批几万石的粮食,近日就会装船发货,估计10天左右应该可以运至汉口。这些情况,我说的应该没错吧?”
吴天华不明白魏大勇重复这些话的意义何在,不过他依旧点头称是:“正是如此。”
魏大勇立刻改变话题,提出一个相当尖锐的问题:“那么,现在我的问题是,鬼子何时会对武汉发起进攻?或者说,你认为武汉保卫战何时会打响?”
吴天华明显呆了一下:“这是鬼子部队最高层的机密内容,我怎会知道?又怎敢妄加揣测?但是如果你非要我猜的话,我认为既然中日双方大军云集,想必开战也就这些天内的事情。”
魏大勇接过他的话题:“目前的情况是,吴老板认为,武汉之战一触即发,究竟何时开战无人知晓,因此不能挪用准备用来充作军粮的库存?”
吴天华实在搞不懂,魏大勇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问话,究竟蕴含什么用意,
吴天华承认了这一点:“是的。这仗一打起来,物资运输肯定没有以往那么顺畅,故此我必须保证军粮的充足供应。”
魏大勇点点头,说道:“吴老板所言极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咱们当然不能贻误军国大事。”
说到这里,魏大勇话锋一转:“我得到可靠消息,鬼子目前派出大量间谍,在武汉进行侦查、破坏等前期工作,他们的部队也还没有全部部署就位,预计最快也要10号左右才能准备就绪,之后才会发起进攻的。也就是说,我们大约还有一周的时间。”
吴天华狐疑地看着魏大勇:“这消息你从何而知?”
“这是从部队打听到的消息,千真万确。”
吴天华看看魏大勇的神色不似说谎,不由他不信,但也不敢全信:“那你的意思是……”
“吴老板大可以把3万石粮食先卖给我们。理由有二--”
“一,距离武汉开战的时间,大约还有7天时间,吴老板仓库的货,可以及时得到来自湘省粮船的补充。”
“二,部队打仗的确不能断粮。不过这军粮运到部队驻地,不是一天就会吃个干净,总有一个消耗的周期。所以说,由吴老板负责供应的5万石粮食,其实并不用一次性交付给军队,大可以先供应一半,然后等湘省的粮食到货,再补上另一半军粮即可。”
魏大勇的分析可谓有理有据,不过吴天华依旧没有松口:“话不能这么说。或许正如真永小师傅你所说,鬼子用兵时间是在一周以后,但常言道:兵无定式水无常形,万一鬼子突然发疯,提早发动战争又当如何?”
“还有,从湘省运粮,按以往的运输时间计算,的确10天之内就能送到这里。但是在粮食没有入仓之前,谁又敢保证货船一路顺风顺水?万一路上遇到什么波折,岂不耽搁了时间,延误了交货?”
双方立场不同,都能为自己的想法,找到充足的理由。
魏大勇又沉吟一阵子,说道:“吴老板,您看这样行不行,你先卖给我们一万石粮食,米面不拘,也可以搭配一些粗粮,只要能够让灾民保住性命即可。同时,请吴老板拍一份电报催促湘省尽快发货,另派两条接应的快船往返于两地,处理沿途一切问题,并随时报告湘省粮船的动向,这一切费用全部由我们承担。我们三人就留在汉口等消息,一旦确定湘省运粮船可以在三日内抵岸,吴老板便可将剩余的2万石粮食也卖给我们。这个方案,不知吴老板意下如何?”
“费用方面都是小事,不敢让诸位破费。只是这一万石……”
吴天华颇感为难,魏大勇一番话说得入情入理,他不好拒绝。
不过真要先卖1万石,加上5万石军粮不能卖,店里就要断货,可能会流失不少老主顾。
魏大勇见吴天华有些意动,没有继续刚才的劝说,目光扫视一下四周,找了一个新的话题。
他一指挂在大厅后壁上的那杆汉阳造,问道:“吴老板练武之人,想必平日里舞刀弄棒习以为常,莫非你对枪械也感兴趣吗?我看这是个老物件,年头不小了,究竟是什么来历?”
一提到这杆枪,吴天华顿时来了兴致:“说起这支枪,那是我家老爷子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时,手里握着的武器,说起来距今已经20多年,老爷子对此视若珍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