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豆豉巴叶  梦花结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过年必须要吃丰盛佳肴,数量多,品种齐,所以百姓家里几乎整个腊月间都在筹备。在方玢杰家,自己家打汤圆、洋芋粉、番苕粉,推豆腐、碱水粑、魔芋豆腐,生豆芽,晒洋芋片、洋芋滚儿……这些都能存放很久的,市场上再称些海带、粉丝、豆皮等,搭配鸡鸭鱼猪牛羊肉,一个正月就都是好吃的了。家家还要煮些醪糟打点心,用这儿的话话说:“巴适,过年就是安逸。”

方玢杰放假回家后把平时剩的和期末领的钱大都交给了家里,老方家便东拼西凑添些了钱买了台电视,这个年家里也终于大变样。附近没有电视的那些邻居,自然齐聚过来,特别开始这几天那是热闹非凡。

这些物质有了,方家两位老人最关心的也就是儿子的终生大事了。自从吴桦颖去了南方,面对天各一方的现实,家里人也就很少提及了,只成了家里每个人压着的一桩心事。两位老人也有把一些心思放在自己儿子工作的学校那里,惟愿有与自己儿子合适的那是最好,但从自己儿子现在的言行上看来也没啥动静。

今天是腊月二十四,天气不错,一家人吃过早饭后,还特地把小饭桌搬到屋外,桌下用瓷盆装上些炭升着火,让方郜敏写写作业。方郜敏是方玢杰的侄女,家里人都叫她敏敏。这会儿方玢杰正指导着敏敏,老夫人也从屋里出来了。

“我说杰呀,你说你们学校年轻老师老多老多,有合适的你可自己要主动些。”老夫人看着方玢杰小声问儿子道,“实话告诉我,又有女朋友没有?有合适的还是可以的。”

“又有?我一直都没有好不好。以前心思都在学习上,现在才出来,您不是千叮万嘱我要以工作为重的吗?没有,没有,没有哈。”方玢杰回答道。

“那也不能不考虑个人的事呀。我跟你说,男娃子不比女娃,岁数稍微一大,高不成低不就,那就更难了。”老夫人很是焦虑。

方玢杰只好做出满不在乎的样子,自我解嘲地说道:“妈,我这么年轻,早着啦。现在社会不比过去了,男不上40是不会有危机的,您老就放心吧。再说,真找不到,教书就是我的女朋友,我好好待她,充实着呢。”

“现在趁我们还能动,能帮你们引个娃啥的,再等,就引不动了,所以,还是早的好,还是要早的好。”妈妈语气非常坚定。

“有我们家敏敏呢,您就够忙的了,现在少操些心吧,啊,要保重身体,这就是我们全家的福气。”敏敏听到这儿,停下了笔,盯着她的幺爸和奶奶看。

“好好好,你自己好好看着办吧,你呀,就是你爸爸说你那话:门多对子多,犟。”

“好呢,听你们话。”方玢杰又问敏敏,“拿钱去学校给妈妈打电话没呀?”

“打啦,打啦,妈妈说爸爸就回来啦。”敏敏带着说不出的高兴应道。

“那妈妈呢?回不回呀?”方玢杰又问。

“妈妈呀,不知道,忘了问呢。”她好像才想起这回事儿来。

“你呀,就是个粗心鬼。”方玢杰按了按侄女儿的小脑袋,敏敏只是嘿嘿嘿地笑。

“快上山去采些豆豉巴叶回来,我来煮些豆子。”老夫人跟方玢杰说道,然后又想了想,继续叮嘱起来,“注意不是你昨年在河沟采的那扁竹根,是后山上长的,前次教你认的,尽成了书呆子,认不得些什么。”

“书呆子,书呆子,幺爸是书呆子。”敏敏高兴极了,放下了笔,笑得更欢了。

“好的,知道啦,我也正想去山林走走呢。”方玢杰找好镰子,背着背篓径往山林走去,背后只听到老夫人督促敏敏快些写作业的声音。

山林里,已是大变样。方玢杰记得前些年,在农村,每家每户的人基本都在家,山林里成天都是人,开荒的、捡柴的、搞副业的,比较平整的地方都成了熟地,种上庄稼,到处热闹得很。现在外出务工的人多了,留在家的人越来越少,山上又渐渐成了原始树林、竹林。

方玢杰面前的路被草木封了,地也荒了,长满了葛藤网,缠住了一丛丛的刺泡儿树,要想前进,必须钻、踩结合,实在难行。看得出来,山林里野猪日渐多了,拱出了不少的新泥土,权且就把这当路吧。进入傍山的一块荒地里,全是比人高的芦苇,白花花的一大片,踩倒一片,目之所及,低林高雪,层次分明,往上一躺,天高云淡,鲜有鸟影,大美景色啊。

“鸟啊鸟啊,你们都下山去了,都到南方去了吧!”方玢杰自言自语起来。

这些地方是采不到老夫人认定的豆豉巴叶的,密密麻麻的竹林里也是不长的,只有稀疏的树林里才喜欢长这些,大概是因为身高有限的它们需要阳光的原因吧。

方玢杰进入树林,反倒好走了些,在背阴处有厚厚的积雪,很硬很硬的,踩上去,噗噗的声响很大。

“哇——那不是豆豉巴叶吗?!”方玢杰看到对面山坡上有,不自觉喊出了声,“运气太好啦,又大又绿的一丛啊,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