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只要开口,总会有句子蹦出来的  梦花结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快到山顶了,是一条嵌着铁索的石梯,笔直陡峭,大家相互招呼着,拉着铁索,拾级而上,呈现在眼前的又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狭窄石门,侧身上去,便是一个大石盘,上面有錾子开凿的痕迹,四面望去,尽是石林,蔚为壮观。

孙湉便介绍说这儿解放前是一寨子,上面住着好些人,又指引着远处,一石一石地介绍说道:“你们看,山为石、石为山,看,那是老妪石、望郎石、灵猫石、青蛙石、锣鼓石、关刀石、花轿石……如果看久了,这些石头就活了。”

放眼望去,只见林壑优美,植被繁茂,石林千奇百怪,象形会意,栩栩如生,大家看得如痴如醉,啧啧称赞不已。大家精神焕发,全忘记了今日的疲劳,只尽兴地观赏起这新奇的景色来,也使得各自的身心变得异常的愉悦了。美女记者只拿着相机,都忘了拍摄,她悠悠说道:“处处皆景、景景入画,直是令人叹为观止啊——”

待赏够歇好,大家进到一片竹林小路,远处传来砍伐的声音,伴随着砍伐人的嘿嘿喊声,在寂静的山林里愈发响亮。大家继续前行,越往前行路越小,竹子、杂草封了路。根根翠竹上挂着滴滴雨露,轻轻一拨,便滴落下来,弹在脸上,凉凉的,滴入嘴里,甘甜纯粹。才开始倒还感觉新鲜,可这美好的感觉终是保持不了多长时间的,对这些年轻一代来说,平时走的路大都是太好了,这么长的小路可真苦了他们,下面双脚探着走,草剌在脚上,生疼生疼的;上面双手只在前面乱拨,对反弹回来的竹枝、树丫,又是侧头又是眯眼,时时躲避着,好不狼狈。

总算踏出了最艰难的小路,来到最高处,倒是十分的空旷了,大家都抖一抖头发,长出一口气,便见一座巨大的灵芝石呈现在眼前。这灵芝石有硕大的顶盘,侧面长着几株坚韧的小草,在风中微微点着头,像是在欢迎大家的到来。中间石柱上有五个大小不一的凹陷部分,像巨人的手一巴掌拍在上面而留下的印痕,也使得这大石头顿时有了灵气。这石头上面那么大、下面那么细,对比之中,真是不可思议,大家都发出“哇、哦”的惊叹声。武主任直叫大家站远些,说石头就要倒下来了,大家便一阵哈哈大笑起来。

孙湉高兴地介绍说道:“我们站的这儿,你们看远处,能见将军石,那边,石人、石马、石剑,是不是一应俱全?眼前这一盘大石,这就是我们石林最绝的一处了,大家叫它石灵芝,也叫它石香炉,逢年过节之日,都会有人来烧香拜佛的,传说可灵了。你们远道而来,可以许个愿,一定能实现的。”

大家细看石柱下面,还有红布,有牛角黑卦,有碗片儿,还插着一些未燃尽的香。冯峰逸便挤了前来,说道:“看你们不许愿,我来我来,我来许个愿。”大家齐说同意,让他前来了。

冯峰逸站在前面,一阵风吹来,撩动了他略显长些的头发,倒有几分仙风道骨的风采。他双手合什,说道:“灵芝,灵芝,显显灵,显显灵吧。请治我心悸失眠、促我新陈代谢,请让我延年益寿、得道成仙吧!”

大家又是一阵附和说笑,说他年纪轻轻,怕是睡不醒呢;又说他真是一个生物学家、医学家,怕是徐霞客投胎,不做神仙来教书倒是可惜了。只见冯峰逸倒是又实在地低下了头,闭上双眼,虔诚地默默地许着愿。待她许完愿,抬头之时,大家便都好奇地问他许的啥?

冯峰逸故做神秘起来,直叫大家先看看风景,看谁来做一首诗,谁做得好,就告诉谁自己许的啥愿望。

大家又是一阵起哄,尹妮郦便对她熟识的美女记者说道:“唉,我们的大记者,你可是县城第一才女,你给大家来几句现代诗吧。”

“现代诗吗?”

“就是把一句话砍成一截、一截的那种,让我们也享受享受文化大餐,大家说,好不好?”大家都说好,又鼓起掌来。

美女记者倒很大方,撩撩头发,说道:“我倒是有心,可就是景色太好了,我怕拉低了这儿的景致。”

“不得,不得,锦上添花,锦上添花。”

“你们知道吧,我听说你们乡镇有直通长安的茶马古道,当年可是御马飞奔送荔枝,如果开发出来,定是一大风景名胜啊。借用你们当老师的话说:‘只要开口,总会有句子蹦出来的。’看了这么多,再想想平日的场景,我倒真能随口说出几句来,你们就随便听听,不可当真哈。”

大家一致说好,又相互招呼安静下来,让才女好好整理文思。

美女记者凝思冥想了一会儿,抬起头来缓缓吟诵道:

山之恋

行走在这苍翠的群山之巅,

终寻到我那心灵的摇篮。

瞧那跃动的山梁上,

肩扛弯刀的打柴人,

刀刃闪现着一轮明亮的太阳,

放射出的是全家人的温暖之光。

瞧那滑溜的树枝上,

站着只只雀儿,

啾啾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