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离经叛道  大明山河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间一天天过去,陈威的生活波澜不惊,这期间,他慢慢熟悉了陈家,他是家里的独子,上有一个姐姐,此时已嫁入南方的一个望族。陈家家业庞大,有一座三进三出的府邸,在城郊还有千顷良田,这些都是祖上凭热血和军功从沙场换回来的。

陈家在京城颇有名望,陈英已经上了年纪,自己的爵位和家业早晚要传给自己的儿子,然儿子如此不争气,做父亲的怎能不心急。陈威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对老父亲的教子之道在心里表示理解和同情,却绝不苟同。

经过一番有意无意的打探之后,他终于确认,自己来到了明朝,此时正值景泰三年。

陈威在心里盘算着,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熟读过明史的他清醒地认识到,这并不是一个盛世王朝,亦非诸侯四起的乱世,经历土木堡之变的大明,政局大变,虽然北京保卫战守护了山河,但是大明不可避免地走向下坡路。

正统帝朱祁钰是一位有为之君,胸怀社稷与天下,然而由于他与哥哥朱祁镇之间的恩怨情仇以及对皇位的执念,这一时期的不少举措令天下人所不齿,尤其是在对待太上皇和择储一事上。

确切地说来,景泰朝的天下,既有中兴的曙光,同时也充满了荒唐与权谋。景泰三年,为什么来到了景泰朝?陈威无可奈何。此时景泰帝已稳坐龙椅,新朝巩固,哪有陈威施展拳脚的空间?难道要等到下一个复辟之时?

倘若时针往前走三年,或许自己还能有机会参与北京保卫战,同于谦并肩战斗,亦或及时赶赴土木堡,解救明英宗朱祁镇于囹圄,诛杀奸宦王振于御前。这些决定大明国运的事件,陈威是无法参与了。他知道,在这样的朝代,如果无法跻身于朝堂之上,以一介布衣行走天下,则与草芥无异。

主宰不了别人,则将为人所主宰。

这是他下意识的想法,然而转念一想,如今身在富贵人家,何必再为这些凡夫俗子的烦恼伤神,对于死过一次的人而言,活着已是造化,而且还活在钟鸣鼎食之家,眼下,建功立业云云对于他而言都不过是浮云,只要不再当卧底,干啥都行。

前世被安插到国际贩毒组织中当眼线,整日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不能有丝毫的懈怠,终日神经高度紧绷,还要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直到最后被出卖献身成仁。陈威希望那样的日子可千万不要再找上门来才是。

不过眼下他还不能过多地思考这些国运与个人前途的事情,他首先要做的,是巩固自己在陈家的地位。

从陈七的口中,他得知陈威在之前也并非一直是个怂货,在与红玉相识之前,曾做过一件疯狂的事,那是他在别人的撮掇之下告发了一位来自江南的盐商,此人涉嫌贿赂官府,此事在当时引起不小波澜,他因此得罪了很多盐商,陈英费了不小功夫才摆平。

进陈家大门之后,陈英始终避免与儿子相见,或许是觉得亏欠了儿子太多,心中愧疚,又或许是觉得陈家的脸面早已被这个不孝之子丢完,朽木不可琢也,彻底放弃治疗。自己无论如何也不愿再见这个废物儿子一面,要不是拗于夫人的脸面,那日他真恨不得把陈威扔回湖里去,让他死个透。

母亲对他则更加疼爱有加,不想再让儿子受到一点点的伤害,她给儿子单独安排了一个院落,养尊处优的她甚至自己下厨为儿子做莲子羹,尽管每一次陈威都吃得十分痛苦,却还要装作美味佳肴入口一般。

除了陈七和小云外,陈夫人还给陈威额外配了七个男仆和丫鬟。他宁愿看着儿子成为一个废物,宁愿让儿子醉生梦死,也不愿看到儿子再死一次。因此,她决定从此以后不再迁就老爷,老爷休得再把陈威从她身边夺走虐待。

除了每天必须要见母亲并喝一碗味道一言难尽的莲子羹外,陈威便整日与几个家丁仆人为伴。园里的水池边时常有人走动巡逻,大概是担心陈威再次落水的缘故。

陈七自小伴陈威长大,长了一副欠揍的模样。

每天清晨,小云都会伺候陈威更衣,小云与陈威想象中的那种刻板女仆不同,她刚满十六岁,双眼水灵有光,脸上有个小酒窝,无论是生气,还是微笑,看上去都十分可爱。

只不过,在陈威溺水之前,小云的这张脸几乎没有笑过,更不敢生气,在小云的潜意识中,连生气和欢笑也是主人们的特权,她这样的奴仆无权享有。

经过几天的相处之后,陈威渐渐明白,造成小云古板木讷的,正是从前的陈威,别看这位瘦弱不堪的少爷在老爷和外人面前胆小怯懦,在仆人面前却是另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对小云和陈七没少殴打辱骂。

她生在陈府,长在陈府,自知此生头顶只有陈家的这一片天空,唯一的指望,便是不要有一天被陈家扫地出门,除此之外再无非分之想。

不过,陈威以新的姿态回来之后,小云终于学会了微笑。

那天,陈威闲来无事,逼着陈七陪自己下棋消遣,这时,一只花猫踩翻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