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奇葩师徒  大明山河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练武之余,陈威与范先生关于格物致知的讨论还在继续。

范先生格了几天竹子之后,依然一无所获,不过他对朱子学说深信不疑。既然格竹子格不出个所以然,他就去格石头,格花草,发展到后来,他发现格静物物实在没有思路,便开始格动物,格鱼、鸟、昆虫,甚至格人——也就是陈陵,几乎把陈府中能格的事物都格了个遍。

先生格花草竹石、虫鱼鸟兽,陈威尚且还能理解,但是对先生格表弟的这番操作就有点莫名其妙了。不过陈陵却乐在其中,成天到晚有人围着自个儿转,使他获得了一种被人关注的满足感。陈威心想,要是有人成天观察我的衣食住行,研究我的喜怒哀乐,我非把他打出去不可。这两人简直无可救药,不过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陈威也无话可说。

陈威真后悔当初教先生去格竹子,当时只是为了戏耍先生一下,岂知他竟当了真,怡然自得于其中,以至几乎走火入魔。

这一天上课,先生讲了中庸一节,他说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随后侃侃而谈:“圣人云,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乎法度,这叫做和。陈陵,你一个,为师看看你是否符合‘中和’的法度。”

陈陵居然很自然地笑了起来,笑得十分爽朗,没有一丝渲染的成分,可是这时候根本没有发生什么可令人发笑的事情啊。

陈威感觉自己简直要疯了,先生还未走火入魔,他倒先觉得自个儿快疯了。他能够猜到,表弟之所以能够如此配合先生,则在此之前,早已被先生驯化过不知多少遍。

随后先生走到陈陵面前,细致地观看着陈琳发笑时的面部表情、眼神、嘴角等是否合乎法度。

陈陵笑个不停,先生没喊停,他便一直愉快地笑着,先生观察了许久才说道:“不错,有点中和的味道了,可以停了。

陈陵的笑声戛然而止,随即换上一副木然呆滞的神情。老先生认真地说道:“现在,给为师哭一个。”

陈陵居然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了起来,依旧哭得十分自然,十分忧伤。

陈威再也忍不住了,霍地站起身来,冲着表弟吼道:“行了,你给我停下来。”

可是表弟不听他的,继续哭个没完没了。

先生见陈威起身,向陈陵摆摆手道:“你先停下!”

陈陵立即恢复了一副淡默的表情。

先生问道:“你有什么问题吗?老夫说过,课堂上不要随便打岔。”

陈威说道:“哪有这么教学的,我看先生是走火入魔了吧?”

先生却冷冷地说道:“你难道没见老夫正因材施教吗?你既然怀疑格物致知的真谛,老夫便要证明给你看。”

陈威彻底傻了,他算是领教到这些读书人的厉害之处了,这些人一旦认准了事理,匹马也拉不回来。这些日子,先生和表弟到底都经历了些什么呀?他尤其可怜起自己的表弟来,长此以往,岂不成了一个木偶?

今日的课堂,实在令陈威大开眼界,他心想,必须要拉这两人一把,如果任由他们发展下去,这两个人恐怕真的无可救药了。

他说道:“先生所说的格物致知,究竟是为了认识世界,还是为了格物而格物?”

先生回道:“自然是为了认识真理,获取至高的智慧。”

陈威继续问道:“学生见先生格便了府中之物,最终也未能格出个所以然,这是为何?”

先生说道:“那是因为没有格对方向,而今,老夫从人着手,由人及物,一切便豁然开朗,看来这次老夫离真理越来越近了。你看陈陵,从他的一哭一笑之间,我们便能窥见中庸之道,可见格物致知的根本,在于格人,人乃万物之长,从格人开始,思路便渐渐明晰了。”

陈威争辩道:“先生,通过陈陵的一哭一笑来说明中庸之道,这似乎无可厚非。然而先生却不去探究人为何发笑或哭泣。难道陈林确实是因为开心而笑,或者是因为难过而哭吗?不是的,他是为了迎合先生才哭,才笑的,这样一来,无论他的哭与笑是多么地自然,都掩饰不了一个道理,这些情感并不是发自本心。若是忽略了这一点,格物便失去了最原初也是最根本的意义,您说呢?”

先生还一时语塞,但还是不肯缴械,他说道:“朱子之言岂能有假,即便你说的有理,最多也只能说明老夫格得太少,应该格更多的人才是。”说着贪婪地看了陈威一眼。

陈威一阵发憷,他简直服了,大概先生下一个就会格到自个儿头上,无奈之间,他说道:“先生学富五车,学生有一个问题想问问。”

先生重新摆出了师者的尊严,说道:“你问吧,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陈威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