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38 祖坟冒青烟  我在大唐送外卖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珪对赵弘安这般“无耻”行为气得牙痒痒,毫不客气的开口揭短:“赵公,你今日怎么转了性子?也好上这口吃食了?你莫不是忘了,当日是怎么惹恼了大都督?嘿嘿,当初为大都督接风洗尘的席宴之上,你可是当着蜀郡大小官员的面,斥责席宴过于奢华,说大都督是为显官而嗜菜,要大都督养身、养德、养民。怎么?今日你倒是贪起这口腹之欲了?”

“叔玠兄,这可是两码事,岂能混为一谈?大都督一顿席宴,大都督府便靡费了数千贯之多。光是从画楼妓馆招去的那些妓家,就花费了两百金!老夫又岂能视而不见?”

宫保在旁听得也不免咂舌。

他与刘班头一路闲聊,却也旁敲侧击打听到了许多常识。

比如大唐的货币,便是开元通宝铜钱与黄金这两种。

至于白银,并不作为货币流通。

大唐的白银地位,类似与后世,值钱,但无法拿白银去购物消费。

而黄金与铜钱的兑换比例,是一两黄金,兑换六贯铜钱。

赵弘安口中的两百金,便是指二百两黄金,折合一千二百贯铜钱。

宫保偷偷掰着手指头算了下,特喵的相当于后世四五百万啊!用去找小姐?还是公费?这是疯了吧?

而一顿席宴,就花了数千贯,那更是个天文数字,也难怪赵弘安这老头,居然会当着窦轨的面,说什么过于奢华了。

相对于唐人平均十五文一天的收入而言,这简直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典型。

宫保倒是想起来,自己在历史书上看过,大唐盛世时期,那些权贵的生活是如何奢华。

以历史上大唐权贵的奢靡程度而言,窦轨一顿花了数千贯,还算是小儿科。

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的次子,便创造了一道羹,名为“李公羹”。用珍玉、宝珠、雄黄、朱砂、海贝煎汁而成,每杯羹仅成本便需三万钱,也就是三十贯铜钱。

宫保如今的薪俸,得干两年半,才能买得起一杯“李公羹”。

不过这种东西,送给宫保,他也不会喝的。

朱砂高温煎出来的,那不是剧毒吗?

到底喝的是羹还是毒药?

有多大的仇给人吃这个?

太平公主的“浑羊殁忽”也是历史有名的奢侈菜肴,将鹅肉中填上肉丁和香菇冬笋之类,放进羊的腹中,缝合后烤羊,烤熟后将羊弃掉,只吃鹅肉。

所以后世吃什么烤全羊,吃的都是别人不要的部分……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半展龙须席,轻斟玛瑙杯”……金樽、玉盘、玛瑙杯……歌舞升平,金樽玉帛的大唐生活,美食美女醉酒美景,那都是需要花钱的,花的可都是民脂民膏。

所以赵弘安这老头,敢站出来进谏窦轨,宫保还是很佩服,应该给这老头点赞。

但宫保更觉得,赵弘安这老头,绝壁是个脑残。

敬则敬矣,却需要远离这种人,免得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他给拖下水了。

要劝谏自己的顶头上司,难道就不能私下里说?

大都督新官上任的时候,跳出来当着蜀郡百官的面,不给窦轨面子,这不是作死是什么?

这种脑残,没有被窦轨活活打死,宫保觉得还真是赵家的祖坟冒青烟,祖宗保佑了。

王珪自然也明白赵弘安的脾性,否则又怎么会冒着得罪窦轨的风险,去为他求情?故而方才的话,也只是故意拿赵弘安打趣而已。

宫保其实对于赵弘安这老头,如何得罪了窦轨并不在意,他只是暗自琢磨,应该如何旁敲侧击,询问一下赵弘安这老头,关于那只熊猫的事情。

为了继续待在大堂里,宫保很是殷勤的跑上前,为两位大佬斟酒倒茶伺候着。

王珪笑着看他一眼,倒也没将宫保赶走,任由他在旁服侍。

却听赵弘安又继续说道:“叔玠兄,老夫听闻你昨日,又去大都督府劝谏獠人一事?还被大都督下令鞭笞?不知叔玠兄,有无大碍?”

赵弘安今日来王珪府上做客,便是前来慰问王珪的。

王珪笑着摆摆手,又拿赵弘安打趣,揶揄的笑道:“赵公动辄遭笞,岁至数百,老夫这又算得了什么?”

赵弘安鼻子差点没气歪了,自己好心慰问,王珪这老头居然还拿他的痛处来取笑,实在是气煞个人!

“哼,既然叔玠兄无事,那老夫的膏药,便勿要浪费了。”赵弘安说着,伸手从怀中取出一贴膏药,朝王珪晃了晃,作势又要重新揣回怀里。

宫保还没看清赵弘安手中那的是什么,王珪却很是身手敏捷的,一把从赵弘安的手中,将那膏药抢了过去。

“哈哈,赵公,既然是准备送出的礼物,岂有收回去的道理?赵公好意,老夫就却之不恭了!”

“呵呵,叔玠兄倒是识货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