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风雨欲来  大宋之穿越杨七郎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钱啊。

官家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税都哪里去了?”

薛居正躬身道:“臣无能,之前细细的查过了每一府路的税斌,发现荆湖南路,广南东路,福建路,这三路的税斌少了大半,另外江南东路和两浙路的税斌也少了一些。”

“嘶!”众人大吃一惊,须知道大宋一共分为二十三个路,这一下子就五个路出事了,其中甚至还有江南东路和两浙路,这可是税斌重地啊。

薛居正叹了口气,继续道:“臣派遣税吏去五路打探,才知道荆湖南路贼盗猖獗,府银不敢往汴京城运,广南东路大旱,土地龟裂,颗粒无收,福建路又是发大水,山体滑坡,泥石滚滚,淹没了许多百姓和房屋。至于江南东路和两浙路,至今没有消息传过来。”

有的时候,没有消息,就是最坏的消息。其它三路情况明了,反而好办,而这两路连消息都不明,才是问题最大的。

官家道:“既然有大旱和大水,为何没听到有人上报于朕?”

薛居正道:“两路的观察使将此事压下了,所以臣也是刚刚知道,只怕此刻的两路,早已饿殍遍野了吧。”

官家大怒道:“吏部刑部何在!”

吏部尚书崔直,刑部尚书陈戳出列道:“在!”

崔直道:“如此大事,竟隐瞒不报,臣若查实,必将其搁职。”

陈戳亦道:“按大宋律,有灾情确隐瞒不报,当流放二千里,以儆效尤!”

官家道:“查!给朕一查到底!”

二人躬身道:“遵旨!”

见到众人脸色不好看,兵部尚书卢多逊脸色铁青,硬着头皮,出列道:“禀官家,最近吐蕃人蠢蠢欲动,已经在边境集结了重兵,随时可能犯我大宋。而辽国在皇后萧绰的主持之下,休养生息,并再次启用了耶律斜轸,目前辽国正在加紧练兵,正伺机进犯我幽云十六州。”

众官心道:“嘶!真是雪上加霜!今年还真是多事之秋啊!”

官家沉着脸道:“这些事,朝后另议,退朝!”

“臣等告退,吾皇万岁!”众大臣行礼之后陆续退下。

官家对王继恩道:“去把赵普,薛居正,卢多逊,曹彬,寇准,魏厅留下,还有去天波府把杨延珏喊过来!”原来杨延珏虽然是从二品的幽云节度使,但是节度使属于地方官,并不一定要上大朝,当然他来上朝,也没有人会拦着就是了。

半个时辰之后,当杨延珏来到垂拱殿中,正见着众人一言不发的坐着。

看到杨延珏进来,官家道:“人到齐了,都议一议吧!”当然,早有人在入宫之时,就将情况告知于杨延珏了。

曹彬拱手道:“禀官家,臣愿意领兵前去荆湖南路,剿灭盗贼,护送税银入京。”

官家点了点头,道:“曹爱卿此去,带三千禁军精锐,另准你调动荆湖南路厢军,护送税银为主,剿灭盗贼为辅。”

曹彬道:“臣领旨!”荆湖南路一带湖泊极多,又山脉相连,所以山贼强盗之辈,打家劫舍之徒,多汇集于此,即便有个十万大军,都不一定能剿灭,这个道理,官家自然也懂,所以只拨了三千精兵,运送税银进京足够了,以解燃眉之急。

赵普道:“福建路遭受大水,救民如救火,虽然此刻恐怕已晚,但是亡羊补牢,尤可救也。臣愿意前往福建路,赈灾救民,为官家分忧!”

官家拱手叹道:“赵相年事已高,却心系社稷,真乃我大宋之福,户部拨银钱十万贯于赵相,即刻启程吧!”

赵普躬身道:“臣遵旨!”

寇准亦道:“既然赵相去了福建路,那臣便去广南东路吧。”

“也拨你十万贯银钱,即刻启程!”

寇准道:“臣遵旨!”

官家又问道:“薛爱卿,国库还有多少银钱?”

薛居正叹道:“这二十万一给付,恐怕不足十万贯了,这得有劳曹将军尽快把税银押回来,不然撑不到夏税了。”

曹彬道:“薛尚书放心,我亲自去押运税银,少了一个子儿,我自己脑袋顶上。”

薛居正拱手道:“如此便多谢曹将军了。”

礼部尚书魏厅道:“臣愿意遣使者,出使辽国和吐蕃,对其晓以大义,令其不对我大宋用兵。”

官家摇了摇头,辽国和吐蕃乃豺狼也,见到了肉,岂有不吃的道理,不过魏厅说的不错,出使还是有必要的,目前的大宋缺的是时间,只要撑过了眼前这关,哪怕付出一些代价都是值得的。

想到此处,官家又道:“你派人出使吐蕃的时候,暗中提点一下,朕的徐国公主已经到了出阁的年纪,若是吐蕃和大宋和议,并力对付辽国,便将徐国公主嫁与吐蕃赞普,墀松德赞。”

“和亲!”杨延珏心中不由的叹了口气,他并没有去傻傻的反对。相反这种情况下,和亲是最好的办法,成本低,见效快。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