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升平元年(东晋357年)  从梁祝开始的东晋生涯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前拜到。

“好!哈哈哈,很好,灾祸过后必有大福!你再不来我也要去寻你商议一事”

“老石你带四九去偏房安顿,我与山伯有些事要商谈,”说完便领着梁山伯前往后院。

走在小路上梁山伯便好奇的道“不知老师有何事吩咐。”

“不急,咱们坐下慢慢与你说,”说完便到了一处竹林阁楼,阁内置有一张石圆桌,桌上放着两本书籍,看着偏黄色且有些陈旧,只见分别是《论语和《诗经。

原来东晋年间纸张已经普及了么,梁山伯陷入沉思。

“山伯,你自入我门下已有2年,当年听闻你父亲之事我也痛心之极,两年前才听闻你们母子搬到了梁山村,哎。”

听老师的意思似乎是父亲的好友,且关系匪浅,梁山伯想到之前四九说老师待我如亲子,果不其然。

“往事不提,听闻你得了离魂症?”看着老师的目光看向自己,那目光里似能透视一切。

梁山伯表面波澜不惊,心中却是一紧,这老师果然有大智慧,定不似母亲般关心则乱,不好糊弄。

“郎中说学生后脑被摔破,以与我开了清神的方子,学生偶尔能记起一些,但还是有些模糊,万幸学识没有忘,”

梁山伯调了调整语气平静的说道,心里却在万呼,还好对书本知识部分继承了大部分,如果问道,当能应付过去。

“这是万幸,常闻你有志于你父亲的衣钵,你想从仕?”

“是老师,学生时常研习父亲留下的治水方略,待学成后以报福黎民百姓。”

梁山伯嘴上说的是黎民百姓,实则内心则是在想东晋年间,中原乱成一锅粥,常年征战不休,东晋内部也一团乱,自己母亲虽受父亲恩泽得受安人诰命,但如今已家道中落,如不能入仕,怕是要变成平民百姓,指不定死路一条。

但自己目前连寒门都算不上,在东晋这个士族统治的时代连庶出的都很难出头,自己能行吗?

“嗯,前些日子我有好友来信,邀我前往万松书院教学,但我年事已高,不愿折腾,我想等你成年后推荐你去万松书院求学,向询问你的意见。”

“不知万松书院是……?”

“院长谢安元乃陈郡阳夏谢氏旁支,我与他乃同窗好友,年前在吴兴郡钱塘县查资料大概只能查到杭州在东晋时期是叫吴兴郡,至于钱塘县什么的我瞎掰的创立了万松书院,每三年招收一批学生入院学习三年可参加朝廷策试,过则入仕,待你成年后刚好四年后可推荐你入学,”陈老夫子说完看向自己。

“学生愿意,多谢老师栽培”

“有一事想请教老师,不知此间是何年,是哪位陛下在位?”梁山伯没有忘记今天来这里的主要目的,必须要弄清楚当下是那一年间,不然不好预前打算,为自己的未来谋划一番。

刚问完便见到陈老夫子的眼神古井无波的看向自己,脸上似笑非笑。

吓!该死,难不成老师还未相信自己,便连忙解释到“学生自记得一些零散碎片,特向老师请教验证一番”。

“升平元年,当今陛下晦聃”陈老夫子徐徐说到。

晋穆帝司马聃么,“如今首辅可是桓温大人?”

“哼!”只见刚还和颜悦色的脸庞忽然闪过一丝怒色,“奸臣当道,朝廷迟早毁在这帮蛀虫手中,今日天色不早,我让石伯与你安顿下,早点休息吧!”

乌鸦嘴,看来这位老师很是不喜桓家把持朝政,看着自己的老师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啊。

“是,学生告退,明早再来向老师请教学问”

起身一拜梁山伯便跟着前来的石伯前往之前的偏厅,到时间四九已将屋内整理完毕

“委屈山伯少爷,老奴一会儿让丫鬟讲饭菜送来”

“劳烦石伯了,”说完便送石伯出门。

回到屋里,梁山伯才有心思开始慢慢回想升平年间的事件,看看能否谋划一番。

东晋升平年间,中原早已被异族无数次践踏并相继在中原建立国度,史称五胡乱华

在此时期只有东晋依靠长江天险,占据着江南之地,常年征战,百姓处于水生火热之中,在这个时候平民百姓的命是最不值钱的

好像去年就发生了件大事,有史记记载,东晋永和十二年(356年),姚襄反晋后据许昌,欲入关中,乃自许昌攻冉魏故将,降晋后又反晋,占据洛阳的周成,逾月不克。

月,晋太尉、征讨大都督桓温率大军自江陵(今湖北江陵)至伊水(今河南洛阳南),与襄军战。

桓温结阵而进,大破襄军,襄率数千骑败走平阳(今山西临汾),周成出城降于温。

桓温以河南太守戴施等戍洛阳,押周成而归。

九月前燕4万大军来犯兖州,被大败于甄城。

而今年好像前秦的苻坚也继位了,不知姚襄是否战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