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我成亲了,和师尊  月揽朱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及笄礼过后,一道圣旨便下了下来。

给太子殿下和纪二小姐赐婚。

众人皆惊。

也有人后知后觉,才想起皇后娘娘参加及笄礼一事,当时看到那五色丝线,还猜测纪小姐何时有了婚配,现在看来,那人,便就是太子。

太子殿下,那也是多少官家小姐想嫁的人,特别是太子还没有娶妻,若是能和他成婚,立马变成高高在上的太子妃。再者,他还是这瑞国的储君,不出意外的话,将来自己便是一国之母,享无上荣耀。

偏偏花辞不知道走了哪门子的运,能嫁给太子妃。

不过有人在宴会上和及笄礼之上见过她的姿容,说那纪二小姐容貌气质甚佳,和太子殿下倒也般配。

更重要的是,太子殿下除了身体稍弱以外,无论是相貌还是才识,风度都简直堪称完美。听说皇帝很是疼爱他,在太子年幼时曾找过一道人替他看面相,那道人说:“殿下这般容貌举世无双,简直不像是这凡间的人物,将来必登尊位。”

皇帝一听这话,高兴万分,立马赏赐那道人千两黄金,并且立他为太子。

太子小时候俊美可爱,很讨人喜欢,长大后更是风华绝代,后宫中的很多年轻的小宫女见到他都会脸红。

可能上天嫉妒他,给了他所有的一切,却不愿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太子从小体弱,所以脸上也常年没有笑容,对谁都冷冰冰的,寡淡且疏离。

“那样一个神仙般的人物,可惜了,可惜了。”含露把京中最近的议论都事无巨细地禀告给了花辞,还详细地介绍了太子殿下的往事,最后惋惜地总结了一句,很是感慨。

花辞面无表情地咬了一口桃子,对她说:“含露,我觉得你不去说书简直埋没了你的才华。”

她对这道圣旨没什么感觉,因为早就料到了。对含露说的话也没有什么感觉,因为师尊什么样,她再清楚不过,不需要听别人的描述。但是有一点她比较担心,为何人人都说太子殿下体弱?

师尊她自是知道的,但下凡转世成太子殿下的师尊,她却什么都不知道。

这样一想,本来不希望婚事那么快的她,倒是想快一点,快一点,见到师尊,看看他到底怎么样,身体是否安康。

含露为她松发髻,乌黑顺滑的青丝散落在肩,含露把雕花碧玉簪和五色丝线放在梳妆台前,准备专门找个小匣子把它们装起来。

花辞这才想起来,皇后为她绾发髻的时候好像还给她绕上了一条五色丝线,她当时就不知道这线是干什么的,后来也忘了这线的事。直到晚上含露给她散下发髻,她才再次想起。

她提起那条五色丝线挽成的细绳,盯着看了好久,然后问含露道:“你知道这彩绳是干嘛用的吗?”

“这个啊,”含露抱着找到的小匣子,解释道:“今日是小姐十五岁生辰,按照习俗,女子及笄后,方可婚配。不过如果早已定亲,行笄礼时便要在女子发髻上绑上一条彩色丝线,意味着已有婚配。”

花辞无奈扶额,果然她猜得没错,皇后早就暗戳戳准备好了,她早就把花辞看成是自己儿媳妇了,还用这彩绳想提前拢住她,省的她别跟别人跑了。

真是煞费苦心。

花辞捏着那绳子在眼前晃了两下,随手把彩绳丢到了盒子里。

想了想,又鬼使神差地把绳子提了出来,系在手腕上。

还冠冕堂皇地想,她可不是因为什么定婚信物才戴着,只不过这绳太小,怕弄丢而已。

……

初八那日,花辞凤冠霞帔,被云青菱搀扶着上了轿子。

轿子前面是骑马前行风姿卓绝的太子。后面是逶迤的数里红妆,华丽得像一个不真实的梦。

周围到处都是敲锣打鼓,吹吹打打的声音,混着围观群众的赞叹声,女子的艳羡声,听得有些不真切。

花辞掀起头上的红盖头,扯了扯身上的金丝线嫁衣,总觉得浑身不自在。

她的师尊,她一向尊他敬他,不敢有半分逾矩,成亲……这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可偏偏成了真。

事已至此,该怎么面对师尊呢?还是一个身份不一样,一个完全陌生的师尊。

花辞颇为烦闷地将脑袋靠在轿子内壁。

她知道师尊性子有多冷,她用了几百年才捂得他暖了一点儿,有了那么一点儿人情味,结果现在倒好,一转世,什么都忘完了。她觉得她有点儿不舒服,心里塞的慌。

要是师尊能恢复记忆就好了,她想。

轿子一颠一颠,很快便到了地方,花辞慌忙盖上盖头。

绣着金丝线的华盖下,一只骨节分明的手轻挑开帘子,另一只手掌心向上伸向她,等着扶她下去。

手很好看,曾经教他读书写字,吟诗作曲,还教她练剑。冰凉凉的,很冷,很想握住他的手,给他暖一暖。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