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需要准备食物和药品,分发衣物、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校园里的“妈妈”们都忙得不可开交,恨不得把一个人掰成两半。由于害怕有孩子趁乱跑出去,带队的“妈妈”吴静怡还专门请女中校长关上了学校的大门。
为了方便管理,吴静怡将自己负责的近五百名孩子按照“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的十个字,分成十个班,从“抗字班”一直到“利字班”。
每天,为了尽可能地让孩子们吃饱,哪怕只是些咸菜、馒头,都需要花费非常多的努力才能达到。
每日里,一面想方设法为孩子们筹款,一面尽量为孩子准备食物、衣物和药品,一面还得教孩子们学习识字,让孩子们能遵守纪律。因为经费和人手都严重不足,显得非常的艰难、辛苦。
因为孩子们都来自五湖四海,去过的地区广、接触的事情多,很多孩子已经因为战争在外面流浪了很长的时间,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很多人都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刚入院时,不讲礼貌、不守纪律的现象很是严重,吴静怡和众位“妈妈”们费尽了心思才逐渐扭转过来。
保育院里带队的“妈妈”们大多都是从全国四面方流亡到武汉的年轻女性,尽管没有什么带孩子的经验,但都非常的认真和负责,对待孩子们也是十分的热心。在这些“妈妈”的帮助和教导下,孩子们逐渐改掉了之前逃学、打架、赌博、小偷小摸,甚至是打群架的不良习气。
等到抵达宜昌时,已然形成了一个亲人一样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大孩子照顾小孩子,男孩子保护女孩子,身体强健的帮助身体弱小的。老师就是“妈妈”,同学就是“兄弟姐妹”。
但每到深夜,看着天上皎洁的月光,这些脆弱的孩子们仍旧常常会因为内心中的伤痕而哭泣。往往有一人开始哭泣,所有的孩子都会勾起自己的伤心经历,也跟着哭了起来。
随着南京艺专一众师生的到来,“妈妈”们虽然仍旧非常的忙碌,但已然比前些时日里轻松了许多。
吴静怡看着这些艺专的“大孩子”带着保育院的孩子们一起上课、一起唱歌、一起游戏,在心里默默地舒了一口气,这才感到了一丝深深的疲惫。
阳光洒在身上,吴静怡脑子里那根紧绷的弦慢慢松弛,疲倦的身体也放松了下来,她相信这些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待到孩子们入川以后,日子一定能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