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脸上的笑意  大唐国医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还有一点,朕忘了告诉你,皇后娘娘也在读你的这本《三字经》,爱不释卷,这几天一直挑灯夜读,读困了,就喝那个茶水,就是你上次给朕的那个见面礼泡的水,喝上一杯,她就能清醒大半晚上,她扰朕的夜寐没什么,朕担心她的身子会吃不消,她的身子……”

易坤来到大唐,发现大唐的人没有板凳也没某椅子更没有后果那样的沙发。人们坐的时候,只能双膝着地,跪坐在自己的脚后跟上。地面上一般有草席,又叫席地而坐。所以不要以为坐下就是多大的荣耀,这种坐的方式名义上好听,做起来难,跪一时半会儿腿就疼,若是跪上一两个时辰,大腿估计跟瘸了差不多。易坤在李二面前还从来没有跪到一两个时辰那么长的时间,腿瘸了那是他猜的。

李靖给易坤教过了,见了李二,如果觉得自己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就赶紧趴下,做跪拜礼,不要坐着了。易坤问怎么趴,李靖给易坤亲自示范过。双膝着地,双手合抱在一起放在地上,头一直要能触碰到手前面的地面为止,头触碰到地面后,不能立马离开地面,在地面上停止片刻,叫做稽首,表示敬意,稽就是停留一段时间的意思。李靖还告诉易坤,这叫做跪拜礼,他们上朝的时候,就是这样的,连续拜两次,叫做再拜稽首,拜完等待侍中发布口谕,他们起来,还要对陛下跳一段舞,叫做手舞足蹈,这才算完成朝拜礼。

像这种姿势,易坤觉得,其实跟有种叫旱雨虫的小型爬行动物的姿态差不多一样。

就是八只长细爪的那种黑颜色虫子,屁股尖尖的,有股特臭特臊的味道,夏天麦地豆地里最多,老鼠洞口也有,天旱时,他们会把尖尖的尾部翘起来,把头低下靠地。

“陛下,草民有罪,是草民害娘娘受苦,万望陛下从重处罚。”易坤就以李靖教给他的跪拜稽首礼,跪拜在芦苇杆编织成的草席上。

“惩处!”易坤能明显听得出来,李二的腔调抑扬顿挫,李二的声音里根本就没有生气和怪罪于他的意思,李二的话还没有说完,后面的话让易坤根本想都想不到,李二竟然是有求于他:“你想什么呢?朕坐在这太极宫有事没事就要惩处人吗?你把朕看成什么人了,朕今天叫你来,是要你帮朕三件事情,你也不要跪着了,把头抬起来,坐在哪里,听朕给你一件一件说。”

原来是有事要我帮忙啊,为什么不早说,你那话说得不明不白,害的老子趴在这儿,像公元二十一世纪后世犯了错误的宠物狗一样,身子折叠成两段,浑身发抖,胆战心惊,身上的每根寒毛都竖起来了,以为自己犯了天大的错误,以为那本《三字经》里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弄来弄去老子没有什么错误,既然没有错误,那就起来吧,跪什么跪,跪个垃圾。

易坤坐起来,心情畅快多了,心里甚至有些沾沾自喜,捉起座前的一只三足铜杯,嗅了嗅,里面无色无味,肯定是水,如果是酒,易坤就不喝了,喝酒乱性,到时候嘴里说了不该说的话,会惹出许多事端来,既然是水,喝了一口,压压惊后,等待李二到底要说些什么话。

李二看到易坤坐定了,把手里的那本《三字经》随手丢在他身后的木榻上,开始对易坤讲起来。

第一件事情,易坤送他的作为见面礼的茶叶,喝起来味道不错,他这几天一直在喝,每天至少喝一次。皇后娘娘长孙氏也在喝,认为茶叶的味道不错,晚上还能消除疲劳。李二说他白天喝一杯,处理政事不觉得累。只是那东西实在是太少了如果长年累月都能喝到该有多好,问易坤这茶叶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能不能再弄些来,尽管他只给了太上皇两小包,剩余的他与皇后娘娘省着喝,可还是快没有了。

易坤听出来了,这回李二说话还挺明白,不让人伤脑筋。

易坤觉得这些天都过去了,茶叶的事也会慢慢过去,就像人们忘记了一件已经过去的事一样,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怎么又被提出来,提的人是别人也就算了,关键是李二,他想喝茶,皇后娘娘想喝茶,那必须无条件想办法给人家往来弄。

李二不提这事还好,一提茶叶这事,易坤感觉自己的心都无法安宁下来。

怪谁呢,怪自己吧。想当初,剩下那么几包茶叶,还舍不得让别人喝,一定要给李二留下,想作为巴结人家的礼物,让他尝尝鲜,这一尝吧,尝出毛病来了,李二想永远尝,不仅是李二,怎么所有的人喝过一次茶后,都想尝第二次呢?

他们想喝茶没什么过错,最苦的人是易坤。

易坤心里在想,遇上了这样的一群人,没完美了,喝什么茶啊,早知道这样,我就扔于突厥大草原上,让它随风去。看来,很快,他不得不去一趟江南的云贵地区。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两句话不知怎么的,此时此刻就萦绕在易坤的耳朵里,现在恐怕得改一改,改成“一骑红尘帝王笑,无人知是茶叶来”更合适。

只要把人生态度调整好,一切都没有那么悲观。老子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