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有点玄乎  从武学宗师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他把李木棠翻过身子,左手抵住了李木棠的脊柱,慢慢的往上摸去,最终来到了后脑勺。此时他的脸色变幻不定,不敢相信,却又不得不信。

陈仪真人有些失魂落魄,望着李木棠的神情复杂起来,喃喃的道:“难道他练成了?”

道家内丹术修行分为四个阶段,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

炼精化气就是通过道家练气之法,吸收天地精华和自身精元练就灵气,以灵气灌体,洗涤身躯,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灵气又可以成为灵力、真元。

第二阶段就是炼气化神,要气与神合,凝练元神,一旦凝聚元神,就能够返老还童,青春永驻,元神凝实之后,还能够遁出肉身,夜游千里。

可是要想气与神合何其艰难,第一就是要打通天地之桥,使得修行者的灵气能够触摸到神魂意识,才能够气与神合。

天地之桥是哪里?是脊椎大龙。

天是意识之空境,地是丹田气海,连接两者的正是这脊椎,想要打破阻隔,就必须贯通天地连接的桥梁,而脊椎是人的中枢,就是连接天地的桥梁,不错也是身体最重要的存在之一,一旦有一丝的损害,就会瘫痪,永远无法战起来,这打通天地之桥的行为在内丹术修行之中也是极度的危险。

陈仪真人刚才在触摸李木棠脊椎的时候发现,他恐怕在无知无觉之下,意外的打通了天地之桥。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说明李木棠踏入了修行之中,但祸福相依,好事也会变坏事,因为他没有修炼过内丹术,没有练就灵气,也没有练过道家的存神之法来壮大神魂。

天地之桥贯通之后,元神初凝,本来需要他神魂控制元神吸收自身的灵气作为补充来壮大元神。可他没有灵气,又无法控制元神,所以这初生的元神就凭借本能自然而然的通过天地之桥来吸收李木棠的生机作为养料,在他意识之中壮大元神。

所以这样下去的话,李木棠迟早会被自己抽干。

陈仪真人虽然号称真人,可是如今末法时代,天地灵气稀薄,修炼几十载都没有练成灵气,更别说练成元神了,当他感觉到李木棠打通了天地之桥才会神色复杂。幸幸苦苦几十年,不如人家不修道的。这心中的落差可想而知。

眼下要救李木棠的办法有两个,第一传他内丹术,教他练气,如果练出灵气来,就自然而解。第二是让他控制住自己识海之中那初生的元神,让元神不在吸收身体之中的生机。

修炼出灵气?很难,他陈仪真人今年五十六岁,修炼五十载都没有练出灵气来,他李木棠能够短时间内练出灵气?

现在看来只有第二个办法了。

李木棠被抬了下去,陈仪真人手中敷了药,疼痛减轻了一些,看着忧心忡忡的程瑶,陈仪真人道:“夫人,不用担心,我已经找到令郎的病因了。”

程瑶大喜,道:“真的?可有救治之法?”

陈仪真人沉思了片刻,决定还是把李木棠练成元神的事情隐瞒了下来,毕竟这涉及到道家的内丹术。

“令郎的病有办法救治,只是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什么办法?”

“这种方法涉及到我茅山宗的机密,不能外传,所以就算要救治令郎,也需要令郎拜入我茅山宗才能够施为。”陈仪真人道。

程瑶怔了怔,皱眉道:“那不是让我儿子出家么?”

陈仪真人已经明白她的担忧,笑了笑道:“我们茅山是正一派,入教之后,可以娶妻生子。”

“既然这样,那我就代我儿决定了,让他拜入茅山。”程瑶当即拍板道。

陈仪真人想了想道:“那我必须要带着令郎回茅山。”

“行,今天下午就去吧!”

陈仪真人没想到程瑶如此猴急,也只能够苦笑答应了,不过他内心隐隐有些期待,这位李木棠如果能够度过此劫或许能够把茅山发扬光大也说不定。

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江苏省西南部。地处句容、金坛两地交界处,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有“第一福地,第洞天”之美誉。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归隐茅山,自号“华阳隐居”。他继承杨羲、许谧所传上清经,悉心搜求散失的杨、许手书上清经诀真迹,编纂了专门记述上清派早期教义、方术及历史的《真诰以及《登真隐诀《真灵位业图等二百余卷道经,弘扬上清经法,是茅山真正的开派祖师。

茅山修行是内外兼修之法,有内丹练气之术,也有外丹炼丹之法,除了根本直指大道的长生之法,也有诸多降妖除魔的神通妙法,最有名的就是符篆之术。

只是末法时代,灵气稀薄,连练成灵气的有道真人都没有几位,更别说那些玄妙的法术了,没有灵气的催动,已经不灵光了,甚至许多茅山弟子都认为这些法术是骗人的。

陈仪真人带着李木棠上山,刚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