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翼王问策  一代商枭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一笔宝藏,估计是早年一次太平军占领沪海时遗留下来的一批珍宝!”

“先生,这张图纸可靠么?它有何来历?”翼王为人十分谨慎。

于是胡雪岩就把之前给王五编的那一套再次叙述了一遍给石达开说,只是把藏宝地点说成了官府衙门内,最后,胡雪岩又说道:“翼王殿下,藏宝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毕竟无风不起浪嘛,再说,打下沪海好处多多,毕竟沪上的官商们个个富得流油!”

“确实是个好主意!”

翼王看着藏宝图兴致盎然,果然所谓不爱钱财之说辞,必然是因为钱财不够多,没有激起人的贪欲而已!

……

此时夜谈翼王的引火计划完美成功,翼王石达开所率领的十几万太平军如同潮水一般,涌向沪海,仿佛一枚枚利箭,射向守官邵友濂的胸口!

这个当初挪用阜康五十万两银子的赃官,很快就将遭到胡雪岩发出的雷霆般暴怒一击!

而这位给胡雪岩当枪使的翼王石达开,则仍被胡雪岩那精准的时局分析震撼得五体投地,心悦诚服!这位身经百战的太平军翼王千岁临走之前还送了一首诗给胡雪岩: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俯首听教诲,再赴南征路!

翼王还邀请胡雪岩到他帐下效力,但胡雪岩以身体有恙为借口,委婉地拒绝了。

后世有位墨客更是用一首七绝来描述当夜胡雪岩与翼王秉烛夜谈、指点江山的激越豪情:羽扇纶巾胡先生,修得道骨与仙风,巧解翼王烦忧事,赢得江湖身后名!

……

翼王石达开率领十几万太平军攻打沪海的消息传来,天朝整个朝野震动,要知道沪海是当时最繁华的大都市,也是天朝同西洋各国的通商口岸,一旦太平军攻破沪海,来一番烧杀抢掠,伤害了西洋人,侵犯了西洋列国的利益,那么后果就严重了。

于是朝庭立马就派了大内总管卫公公,亲传圣上口谕,要沪海的各级守官,一定要严防死守,与百姓共进退,与城防共存亡!

沪海这边的守官有两级,分别是沪海知县邵友濂和两江总督盛宣怀,总督府和知县府只一墙之隔,消息传来,这两人都快要吓坏了!特别是邵友濂,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要卷起银子跑路!

其实沪海也打过仗,邵友濂当然也守过城,但是这一次的对手不同啊,名震天下的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放眼整个天朝的官场,能与石达开战力匹敌的人物也绝无仅有,就连大名鼎鼎的曾国藩也曾败在其手下,何况自己这个不入流的七品小吏!

邵友濂确认石达开发兵沪海的消息之后,他第一时间就让知县夫人赶紧收拾细软,随时伺机逃跑,然后他自己匆匆穿上官服、戴上官帽,想去跟隔壁的总督盛宣怀商量对策!

不过邵友濂还没有衙门,就在门口差点跟另一个撞了个满怀,定睛一看,竟然就是他要找的沪海总督盛宣怀大人!

“邵大人,十万长毛军犯我沪海,不日即将兵临城下,大人可曾安排守城军事,布置防务事项?”盛宣怀问道。

邵友濂苦笑道:“盛大人,下官才疏学浅,力不从心啊!实话给您说吧,我这个七品小官是家父捐官捐来的,真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对这些军事防务确实知之甚少,象这种军国大事,还是请盛大人主持吧!

盛宣怀心中暗暗叫苦,心说真特么巧了,其实他自己也是通过捐官爬到这个位置上来的,他的能力有几斤几两,自己心里还是有数的!

本来他还指望着邵友濂胸有点墨,寄希望于他摆脱危机,现在看来两人是豆挤眼看王。

“邵大人,听说长毛军这次打过来,是因为一个江湖传言,传说长毛军死掉的东王埋了一批财宝在衙门里面,你听说过有这回事吗?”盛宣怀的情报工作还算不错。

“还有这回事?”

邵友濂竟然心里有些窃喜,完全把砍脑袋的危险忘在了一边。

“好,藏宝的事咱们以后再议,眼前先商议一下城墙防务事宜!”

“一切大小事情请盛大人作主吧,下官就为盛大人鞍前马后跑跑腿,大人有事尽管安排下官就是!”

“那行,城防军事方面由我来布防!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邵大人就负责军粮供应问题吧!不过城内的粮店基本上已经售馨,粮店老板很多吓得跑路了,你想想办法,负责找些粮商筹备军粮吧!”

邵友濂心里暗暗叫苦不迭,但现在这种局面,想要筹备粮食难加难,毕竟城内百姓和商户们都怕招惹了太平军,传说太平军杀人抢劫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粮商们可不愿意为了赚点小钱白白丢了性命,那样就太不划算了!”

接着,按盛宣怀指示,邵友濂赶紧让衙门里的帐房师爷去统计守城官兵所需军粮,很快,师爷回来报告,近名万守城官兵,一天的口粮接近七百石,那么假设守城十日,不被太平军消灭的话,那就是七千石,大约需要五万两银子,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