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2章 样板村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幼儿园的老师和工作人员,不停地在餐桌间走动,随时照顾老人和孩子就餐。

学生食堂和大众食堂还没开饭,不过餐桌上已经摆上了餐盘,食堂的工作人员,推着餐车挨个的分餐。

学生食堂和大众食堂的饭菜一样,也是两菜一汤:芹菜炒肉,炝绿豆芽,海米紫菜汤。

在这早春的季节,西红柿和油菜和芹菜都算是稀有菜品。

大岳庄的支书解释说:“我们村自己建了玻璃温室大棚,生产的蔬菜主要供应自己村的食堂,多出来的卖给副食品公司。”

在大众餐厅的最西边,用活动的屏风隔出来几个单独的空间,这里是对外的餐厅。和厨房相通的玻璃窗口上,挂着一个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菜单。

菜单和国营饭店的价格大致相同,不过反季节的蔬菜价格就高多了,西红柿炒鸡蛋、芹菜炒肉、香菇油菜都是五角钱,凉拌黄瓜八毛钱。

小黑板的最下面,写着份饭五角。这也是大岳庄的招待餐,不过饭费自付。

份饭和大众餐厅的一样,两菜一汤馒头随意吃,价格还算合适。不过一般人可是吃不起,一顿饭五角,一个月就是十五元。现在学徒工的工资,一个月才18.50元,都不够吃饭的。

由此看来,大岳庄的福利,不是一般的好。

可能是早饭吃的太早,悠悠还真饿了。这份饭吃起来,味道挺好,大锅饭别有一番滋味。

夯的感触最大,他说:“俺以前觉得自己炒菜拿手,吃了这里的饭菜,才觉得还是差远了。”

陪同的人员听了,笑着对他说:“他们村的厨师,手艺也是祖传下来的,听说以前出过御厨,这大锅饭也是我们县里的一绝。”

在这里用餐的,除了悠悠他们这些参观的,还有几桌客人,用屏风隔成大小不等的单间。

据岳书记介绍,村民家里来了客人,或者自家改善生活,很少有自己做饭的,基本上都是在这里用餐。可以单独点菜,也可以吃份饭。

看到厨房窗口不断端出的各种炒菜,岳书记笑着解释:“我们村的人都馋,借着招待亲戚的名义,为自己改善生活。其实也不怨大伙,关键是厨师的手艺好。

这御厨确实有真本事,传了几辈子,还是那么的出色。县委招待所的食堂,三个大厨都是借的我们村的。”

他们县委的陪同人员开了口:“啥叫借你们村的,我们给办了几次工作手续,他们说啥都不同意。”

岳书记笑呵呵的回答:“我们村里的人都没出息,一个个恋家不舍的,撵都撵不出去,上了大学也回村当农民。”

“就你们村这条件,傻子才愿意出去,县高官也没你们村的待遇好,家家户户住楼房。”

接着就对李专员他们这些来参观的人说:“吃过饭咱们就去村民家里看看,到时候你们就知道,大岳庄这全国闻名的共产主义样板村,到底有多好了。”

饭后,每人一根黄瓜一个西红柿,作为饭后水果,这是大岳庄免费提供的,他们村自己的温室大棚生产的。

黄瓜在这个季节算是稀罕东西,临水地区夏季西红柿都少见,韩屯村的人除了悠悠家,其他人都没吃过西红柿。

韩玉峰感慨的说:“西红柿咱没吃过,这黄瓜咋也比咱们种的好吃,我这本事还是没学到家。

援朝,还得麻烦你,给你们大学的老师打个申请,我接着去学习,说啥得把咱村的温室大棚建起来。

玉林哥,咱村里出钱多垫二亩村台吧,把大棚建在村台上,以后就是上水也能有菜吃。”

没用韩玉林表态,李专员就给了回话:“玉峰你这想法好,解决了滩区人们的吃菜问题,我特批给你们村五亩的村台。

不过你得给我把菜种好了,明年的现在,我去你们村吃黄瓜。”

把个韩玉峰激动的,说话都打结巴:“李专员,您就放心吧,我保证让您吃上。”

韩玉峰这话也不算夸大,去年他在温室大棚种的黄瓜,就比大田里的早上市两月。

李专员高兴之余,叹了口气:“温室大棚确实好,可造价太高,咱全区就临水市郊有十个。”

石庙村的干部相互看了看,摇头加点头,最后什么也没说。

李专员看着他们的动静,说道:“石支书,你们也别说我偏心,你村里要是能建温室大棚,我照样给你们批村台指标。”

石支书苦笑着说:“李书记,俺们摇头是没有资金,点头就是不给您张口了。”

接着他又说:“不过我们这一趟来的值,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在家俺们想都不敢想,咱农村人也能过这样好的日子。喊了几十年的共产主义社会,今天俺算是看到真的了。”

石支书说出了所有来人的心声,接下来的参观更是加深大家的共识。

大岳庄的工厂和城镇不同,除个别的车间外,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