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封闭式生产车间,工人进车间穿专门的工作服,全方位消毒,整个车间干净卫生噪音小。
连续几天,变换着生产了十几个品种的产品,宽面、窄面、粗面、细面,圆面、方面、长面、短面,就一样特别的,鸡蛋面。
在悠悠看来,就是两个品种:普通面条和鸡蛋面。
鸡蛋面还是昊昊告诉大家的,他喜欢喝鸡蛋面条,特别的筋道爽滑。京城里刚开始有卖的,一斤面条一块钱。
专家们看了配方,全部用鸡蛋揉面,一斤面才用两个鸡蛋,增加了一毛钱的成本,价格高了三毛钱。
昊昊和志远俩人,心满意足的回校了。俩人这个暑假过的特别的充实,收获巨大。
村里人特意的嘱咐他俩:“你们回去给老师好好的说下,等咱们村的速食面和火腿肠机器来了,还得请假回来帮忙,咱们村的孩子,就你俩学的是这个专业,能帮上忙。”
现在的人们哪里懂科技大是啥专业,看到他俩能和专家交流,就认为他们学的是自动化专业。
特别是见识了自动化面条机的生产过程后,大伙全都感到不可思议。
“天哪,这机器是咋造的,不烧煤不用油,接上电就会动。一个人也不用,就能把面粉压成干面条,还给包的严严实实的。”
“这生产日期是咋算的,一秒钟也不差,机器里面有钟表吗?”
“这面条机可真干净,从开始到结束,全是机器操作,吃着也放心。”
“咱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面条厂,满车间的都是漂浮的面粉,工人的眼睫毛都是白的。”
“咱们这机器花的钱多,一个顶他们十几个,肯定比他们的好。”
“价钱一个顶十几个,产量一个顶他们几十个,还是咱们赚了。”
“这面条机确实快,一把接一把的往外出。”
“高高三”兴奋的喊道:“一把一毛五,这往外淌的都是钱啊。”
一台家庭手动面条机,每个小时最多加工十斤面条,俩人轮换着摇动机器,还累得腰酸胳膊疼。
从早干到晚,一天最多加工一百斤的面条,至少得三个人,还得有一人专门负责晾晒切割面条。
农村加工面条,加工费一斤一毛钱,一百斤收入十元钱,一个月下来,少说也能挣几十元,生活就比较宽裕了。
走亲戚单独包装的面条,一斤另加五分的包装费。好多的人家为了省钱,七分钱买张白纸回家自己包装。
家庭面条机价格较高,一台二千多元。几个村庄才有一台,生意还算红火,每天都有生意。
特别是这两年,人们生活好了,麦秋大忙季节,都会准备二三十斤面条,没时间做饭下碗面条吃,省事又方便。
粮店买的面条都是包装好的,一斤一包,0.70元一斤,用粮票买是0.50元一斤。因此,小城镇也是自己压面条吃,很少有人去粮店买面条。
大城市里生活节奏紧张,人们习惯买面条吃,特别是深南这些开放城市,面条的消耗量剧增,造成供应紧张。
面条机的顺利生产,增强了韩屯人的信心,也增大了人们对新机器的期盼。
“要是速食面机器和说明书上写的一样,一个小时生产三吨,咱们可就赚大发了。”
“那可就真的和老高爷说的一样了,哗哗的往外淌钱。”
“要俺说,还是火腿肠机器好,二两一根能买一斤肉的价钱。”
“火腿肠可真好吃,想起来我就馋得慌。”
“速食面更好吃,听说是用进口的油炸的。”
“俺以为外国的东西都贵的没谱,哪知道也有便宜的。听说这进口油才五毛钱一斤,炸出来的东西又酥又脆,放的时间再长,也不会有咔喇味。”
“大一号”惊奇的说:“还有这样的油,进来了俺得买十斤,炸一簸箩丸子放着吃。”
“一簸箩丸子还不得吃半年,丸子放半年硬的和石头似的,得多好的牙才能咬动了。”
“人家‘大一号’是白叫的,还吃半年,半个月就能吃光了。”
“大一号”还真上趟,点着头说:“俺家仨狼羔子,跟喂不饱似的,哪天都得加三顿饭,比大人吃的都多。”
话题彻底的歪楼了。
七月十五秋风凉,进入七月中旬,韩屯村的别墅,总算是完工了。一排排崭新的别墅整齐的排列着,和小靳庄的楼房正好反过来,韩屯的别墅是绿墙红瓦玉栏杆。
别墅的外墙全部粘上绿色的瓷砖,闪亮光滑的墙壁,被人们形象的称为琉璃墙。
每排十套院子,一共是十二排。东西大街在中间,南北各六排。
整个院落南北30米,东西22米。楼房18米×12米,左右各2米的过道。前院10米,后院8米。
前院用的是欧式的铸铁栅栏,院门在中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