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5章 就是这个味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止是悠悠觉得好,凡是吃过的都叫好,科技大的一位老教授说:“这辈子吃过好多地方的麦芽糖,韩屯村的麦芽糖,是我吃过的麦芽糖中最好吃的。

回去的时候,我得给老伴捎些,她就好这一口,前几年没卖的,这两年有卖的了,可惜牙口不好,吃一根费好大的劲。你们村的麦芽糖,又酥又脆,正适合老人吃。”

山本他们几个,吃的直呼:“袄依洗衣!”边喊边伸大拇指。

韩屯村的孩子和他们接触多了,基本上都能听懂,知道是好吃,好极了的意思。大人们听了挺纳闷,“老骡子”惊奇的说:“好吃就得让他姨去洗衣服,日本的妇女真没地位。”

山本认真的纠正:“是袄依洗衣,不是他姨洗衣。”

“老骡子”看傻子一样的回答他:“肯定是你姨去洗衣,他姨你也支使不着啊。”

山本一听更急了:“不是你姨洗衣,是袄依洗衣。”

“老骡子”看着他,疑惑的说:“这孩子没发烧吧,我姨早就没有了,能给你洗衣,做梦吧。”

一群孩子,被他俩给逗的,哈哈大笑,麦芽糖的碎霄都粘在了身上和脸上。

个别孩子,还真被化了的麦芽糖沾住了嘴,越抹越沾,急得吱哇乱叫,大伙看着那通笑啊。

大家都说,怪不得祭灶用麦芽糖,这东西用来封嘴确实好。

这仪式准备前,悠悠就跟二爷打听过了,用麦芽糖祭拜灶王的缘由。

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它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看着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坏事都详细记录下来。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就回转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各户的善恶情况。到了腊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间,根据玉帝的旨意惩恶扬善。

所以人们在腊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并把又粘又甜的麦芽糖献给灶王。祭灶时,还要把麦芽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它“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儿童们则把这一天当作春节的序幕和“彩排”。天一擦黑儿,就放起了鞭炮,在鞭炮声中由家中的男主人把一盘麦芽糖,一碗清茶供在灶王像前,点上蜡烛和线香,祈祷行礼后,把灶王像从墙上揭下来烧掉,再把茶水泼在纸灰上,麦芽糖则由孩子们抢着分而食之。

有关长形的中空麦芽糖,也有一种传说:相传早在唐代,常州就开始用饴糖、芝麻,制作生产一种形似麻团的芝麻糖,叫做麻团糖。至北宋末年,狼烟四起,金兵大举南侵。康王赵构从京师汴梁南逃,偏安江南,一味妥协求和,全不想收复北方失地。老百姓对此十分愤恨。当时曾作诗一首:“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以泄不满。常武地区的老百姓,则采用另一种形式来表达抗金收复失地的愿望。他们将圆球形麻团糖改制成火铳样的圆柱形,送给康王,以激励其抗金复国的勇气。至于康王赵构有无从中受到启发和得到勇气,不得而知。但是,常州芝麻糖从此做成圆柱形,沿续至今。

关于麦芽糖,悠悠专门找智脑咨询过,相关的内容还真多。

麦芽糖是我国传统产品,风味独特,吃起来酥脆香甜,味道纯正可口,营养丰富,并有和胃顺气、止咳和医治便秘等作用,不仅是儿童喜爱的食品,大人也喜欢吃。

麦芽糖加工方法简单,适合农村家庭生产。不过仅限于冬月生产,即便是寒冷的东北地区,最多也不超过五个月。

后世的麦芽糖,手工制作的很少了。手工制作麦芽糖技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手工制作的麦芽糖,每公斤价格高达上千元。

后世的麦芽糖大部分是用机器制作的,价格是低了,可口感也差了。

悠悠从仓储园拿出几种麦芽糖,手工做的和机器做的都有。经过品尝,不仅是机器做的口感差,就是纯手工的,也和二爷做的没法比,脆度不够,香味也不正宗。

这里面有制作技术的原因,也有原料的原因。后世的各种原料,由于大环境的污染,质量都和现在的没法比。

后世的麦芽糖,一年四季都有买的,有专门的冷藏设备。包装也上档次,特别是手工制作的麦芽糖,包装更精致。

而且大部分是独立的特制包装,用硬塑料制成各种包装盒,麦芽糖装到里面,磕不着碰不着,便于运输。只有做到这些,才能适合在网上购物。

现在的麦芽糖,都是装在编织袋里,在集市上摆摊,把编织袋敞开口,便于人们观看挑选。旁边放些麦芽糖的碎块,方便人们品尝。

麦芽糖体积大不压称,半斤就能称一大包,用泛黄的包装纸包上,回家放不了多长时间,遇热就融化,酥脆度和口感就差了。

集市上的麦芽糖,一般是一元一斤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