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咱是没外汇劵,可是咱有钱啊,咱可以用钱买侨汇劵。”
“谁知道有没有买的,不过去看看也可以。”姥姥还真的带着悠悠去了华侨商店。不过,临行问过秦奶奶她们。她们告诉姥姥,侨汇劵的价格大概是1.80元人民币换1.00元外汇劵。
京都的友谊商店是个四层的大楼,里面的东西真多,价格也便宜。可惜的是,商店里收的是外汇劵,人民币在这里还真没用。
外汇劵在这个年代也算得上是一种特殊的货币,是国家为了吸引外汇而发放的。按照国家的规定,外汇劵和人民币是等值的。
可由于外汇劵能在友谊商店,买到各种物美价廉的紧俏物品,导致外汇劵的购买力比人民币偏高三成以上,个别商品甚至高达二倍。这也是黑市上,一元外汇劵卖1.80元人民币的主要原因。
友谊商店不止有国产精品,还有好多国外的进口商品。有电视、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也有欧式家具、沙发、壁画。
彩电的价格还能接受,18英寸的彩电每台1380元。冰箱和空调的价格高达五六千元,可真不是一般人家能消费起的。
不过有欧式家具真好,悠悠的商城里没有老式的电器,可是有复古的欧式家具。
这里的茅台酒才8元一瓶,也不限量。不过没有外汇劵,是买不到的。奶粉是罐装的进口奶粉,进口的咖啡、巧克力,这些都是悠悠的最爱。
商店里的人不少,可是买东西的确实不多。大家穿得比较开放,各种服装都有,最起码鲜艳靓丽,打破的黑蓝的格局,款式也前卫。还有烫发的妇女,脚蹬高跟鞋,比较吸引人的眼球,回头率也相当高。
这里的营业员态度傲慢,看不见外汇劵,连问话都懒得回答。想想也是,要是态度好的话,估计一天到晚光是回答问题,也支应不过来。
不过,她们看见外国友人,态度大变,服务热情周到,可是那对话真的不敢让人恭维,磕磕巴巴的憋脚外语,还得靠着手势来交流。
悠悠和姥姥从一楼逛到四楼,心里大体上有了数,就出去淘换外汇劵去了。其实,进来的时候,悠悠就注意了。华侨商店的门口,就有卖外汇劵的。
出了商店的大门,姥姥稍微四处的打量。马上就过来一个中年妇女:“大姐,您买侨汇劵不?”缩在袖子里的右手露了出来,手里握着一沓票卷。
“怎么卖的?”姥姥看了她一眼,问到。
“大姐,咱那边说话。”她把姥姥拉倒商店的拐角处,这地方基本上没人,确实挺安静。
“大姐,俺也不给您多要,就按老行情,二元换一元。”姥姥问她:“你这有多少啊?”
“俺总共带了五百元,大姐,您要多少?”她说着就去内衣口袋里淘。
“我要是都要了,你给按啥价格?”
她稍微的想了一会,商量着说:“大姐,俺让您十元钱,行不?”
“我听说是一元八换一元,你这价格真的贵了。”姥姥说完,就拉着悠悠往回走。
旁边过来个老人,喊着姥姥:“大妹子,别走,她今天头一次来,不知道行情。三十五十的是二元换一元,你要的多价格就便宜,就按您说的价。”
看来俩人是演双簧的,不过既然价格合适,姥姥也没再争竞:“行,俺要五百元的侨汇劵。”
那人把兜里的侨汇劵掏出来,大小面额不等。看来她是点好的,一把就递给了姥姥。悠悠帮着姥姥,点清了外汇劵,正好是五百元。姥姥就从兜里拿出一沓钱来,抽出十张,其余的递给了她。
那妇女点钱特快,和银行的工作人员有一拼:“正好是900元。大姐,你以后再要的话,记得再找俺,下次不论多少,俺都给你按这个价。”
“好,俺以后再要的话,就来找你。”
姥姥拿着外汇劵,娘俩又回到了华侨商店。姥姥用外汇劵给妈妈买了辆凤凰自行车,悠悠买了巧克力、咖啡、奶粉等物品。
剩下的外汇劵都被悠悠买成了茅台酒。现在的茅台酒24瓶一大箱,总共要了一箱加二瓶。
悠悠仔细的观看着服装,这里的衣服除了旗袍、中山装等中国传统的服饰,大部分是国外服装,不论是款式还是颜色,明显异于国人的服饰,被人们统称为洋装。
悠悠比照着这里的服装,在自己的商城里,给家人和朋友挑选出合适的衣服,作为礼品。
回去的时候,悠悠把成箱的茅台酒收进空间,又从自己的商城里拿出来大米、花生油、猪肉、牛肉等食物,还有好多的衣服,欧式的床上用品。姥姥新买的自行车上,放的满满的。
回了温教授家,李奶奶看着她们带回来的东西,惋惜的说:“嫂子,您还真去了华侨商店,您啊,把外汇劵浪费在这些东西上,真不值得。俺们啊,一下子补发了十多年的票证,根本用不了。这些大米和油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