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关于《》,有点心里话说  新藏线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英国病人》这部电影,以及同名的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原著《TheEnglishPatient》。这两者,我都看过,觉得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都让人感触很深,让人迷恋。

我写《新藏线》,基于自己亲身的骑行新藏线经历,以类似《英国病人》的叙述方式来展开小说。只是和《英国病人》现在、过去两条故事线索并行交叉进行不同,我写《新藏线》只在开头和结尾以现在的角度来叙述,小说的主体是中部,中部大部分内容就是连贯的、蓝越河讲述他们过去的新藏线骑行故事。相对而言,《新藏线》的叙述结构简单了很多,读起来也更容易理解。

写一部小说,就像女人生孩子。好的作品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要生下来,并且还要能活下去。这就是自己想过很多,写出来才算是事,能表达出来才算是好事。所以写作的过程充满痛苦,也充满了欢乐,用流行的话说就是“痛并快乐着”。

最后,在写《新藏线》的过程中,我哭过,不是因为写作太难太苦,而是我自己入戏了。对于白玉兰的离世,觉得自己对她的设置太残忍。但正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的女朋友田晓霞去采访时被洪水冲走的安排一样,路遥的内心也是痛苦的,也是挣扎的。

愿《新藏线》能够表达我的所思所想,也谢谢支持我、支持《新藏线》的朋友。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