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1 河边夜话  新藏线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麻扎兵站附近的住宿点,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是骑友吃饭、住宿的临时落脚点。走过新藏线到狮泉河镇1000多公里后,回过头来看,极致荒凉之地,一路住宿不少是废弃道班和简易板房,这是“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

麻扎兵站的住宿点门前是一条水沟,住宿点的用水都来自于这条水沟。水沟里的水是雪山融水,冰冷刺骨,从麻扎达坂流下,和哈拉斯坦河殊途同归于叶尔羌河。

昨晚在海拔4540米的204废弃道班,骑友们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一夜睡的都不好,到了海拔低一点的麻扎兵站,都想补补睡眠。今天骑行强度不高,也不想吃东西,大家都纷纷找适合的位置睡觉。

有另外三位骑友也住在麻扎兵站附近的住宿点,他们分别自称蚂蚁、熊猫、夏里耿。晚上,几个车友一起点菜吃饭,辣辣的四川菜是我喜欢吃的菜。但是在麻扎达坂的时候,我的嘴巴裂开了两道血口子。饭菜看着很诱人,我试了几口,盐和辣椒把嘴巴的裂口刺激的疼痛难忍,还有一点点痒。但是跟好吃相比,无论是把嘴巴裂大导致的疼痛,还是盐和辣椒刺激的疼痛,都无所谓了,我尝试各种进入角度,好歹吃饱喝足。

晚上吃过饭后,我们就围坐一起喝啤酒,花儿喝茶,“吹水”。人多,话题就多,天南海北地聊。旅行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就是可以遇到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倾听他们分享各自在路上的各类故事。一些长期困扰你的问题,听完别人的说法后,或许就会茅塞顿开。甚至意外结识到的一些朋友,或许就是一直都会联系的朋友。

其中一位骑友自称蚂蚁,来自北京,年龄未知。蚂蚁是当天从库地村上来,翻过麻扎达坂的,没有在204废弃道班扎营。蚂蚁是一位独自环游中国的骑行者,计划用自行车丈量中国边境线一圈。个子瘦瘦的,黑黑的,蓄着浓密的山羊胡子。蚂蚁就像那种跑马拉松的,看着干瘦,但是耐力很好,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不可捉摸的力量。据他说喜欢渺小但是很强大的蚂蚁,所以把自己的名字叫蚂蚁,我们都叫他“大胡子”。

大胡子告诉我们,他从北京出发,一路骑行,已经在路上三个月了,沿着内蒙古大草原,新疆的阿勒泰、赛里木湖、阿克苏、喀什市到叶城县,然后开始骑行新藏线。大胡子的装备可谓丰富,衣食住行,各种户外用具,简直就是一个移动版的家。大胡子装备绑在后货架上的高度,在路上从后面看,都已经快遮住他的大半个身体,就像一辆堆满货物移动的独轮板车。大胡子在路上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无所谓,你们定”,他的环游中国之路还很长,心态很放松。

另一位骑友自称熊猫,来自吉林,年龄未知。熊猫是一个带戴眼镜的骑行者,斯斯文文,身材比较胖,我们在204废弃道班的那个晚上已经见过。熊猫骑车的时候,防晒做的不错,防晒霜、魔术头巾、帽子、全指手套,骑了2个星期,脸还是很白,像是刚从办公室加完班出来的。熊猫的名字是他自己取得,我们取笑他还把自己当国宝,我们都叫他“胖子”。

胖子告诉我们,他是从吉林长春坐火车到北京,再从北京转火车到乌鲁木齐,然后搭大巴到了独山子,骑了那条据说是新疆最美的公路独库公路,翻过天山后下到库车,从库车过轮台,骑了塔里木沙漠公路下来,然后在民丰县再搭车来到叶城县,开始骑行新藏线。

还有一位骑友自称夏里耿,来自甘肃。不苟言笑,青年人却让人感觉像是中年人,做事非常有分寸,我们都叫他耿哥,我们也在204废弃道班见过。耿哥是和胖子相约一起来骑新藏线,据耿哥说,他和胖子是在去年一个骑行川藏南线的队伍里认识的,路上一起骑到了拉萨,就约了今年一起骑行新藏线。耿哥和胖子在独山子汇合后,一起骑了独库公路、塔里木沙漠公路,然后一起来骑新藏线。

胖子说,跟耿哥在路上骑车,比较沉闷,耿哥不太爱说话,只偶尔跟你唠叨几句。但耿哥其实是一个很热心的人,自行车扎了胎,耿哥都是主动抢着补。每天快到目的地的时候,耿哥都会提前过去找吃的和住的。

后来一起骑了才有体会,耿哥很腼腆,确实不爱说话,也不爱戴头盔,他的头盔总是挂在后面的驼包上。耿哥的魔术头巾不是用来挡太阳和灰尘的,是用当帽子的,基本都是罩在头上。

“胖子和老耿,你们是基友吧?”听完胖子和耿哥的介绍,大胡子开玩笑说。

“我们都是直男,只对异性感兴趣。”胖子立即纠正大胡子说。

“瞎扯淡”耿哥一言不合,就怼大胡子。

“不爱说话的人,往往会通过另一个方式来表达友情,比如帮补胎。”我说。

“哦,是我错了,向二位道歉。”大胡子说,不好意思地自个笑了起来。

“还是蓝哥有见识”胖子说。

“耿哥,你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成熟多了。”我说。

“你是想说我老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