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灌浆  大明枭商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模具批量制造的。

另外买这些货的人,还是那些洋人……

王毅内心奸笑了声,想到了另外一个层面,这也是他昨天就开始在思考的问题。

徐广之所以会寻求技术改进,自然是因为市场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明朝本土的达官贵人对陶瓷的需求一般很平稳,因为他们不会明目张胆地大量使用细瓷,如今市场需求突然上升,只能说明有新的外部需求介入。

这个外部需求,应该就是现在活跃在南海和东海的葡萄牙人。

景德镇私窑需求的扩大,正是明朝被动卷入大航海时代,参与全球贸易萌芽的体现。

嗯……

上到军工,下到民用手机,后世的洋人赚钱赚到手都抽筋了,现在被王毅逮到了机会,难道不应该狠狠地赚他们一笔?

出于一个生意人的本能反应,王毅有点心动了。

事实上从昨天开始,王毅就一直在思考着,应该把自己的位置摆在哪。

是继续干衙役,在这个小城安逸地渡完一生?

还是寻找个世外高人,学点失传武学后椅剑江湖?

亦或者当个书生,考个功名混迹官场?

这些他似乎都提不起兴趣。

只有徐广改进陶瓷生产技术的举动,触动了王毅的情感。

说是上辈子的不甘也好,自信也罢,总之他突然明白了,他是个商人,他一辈子的时间都用在了商场的摸爬滚打,商人的思维早已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而一个商人,身处在这全球贸易萌芽,可谓遍地是黄金的年代,不做点什么,心里难免是有点痒的……

唯一的顾虑就是,明朝重农抑商,嘉靖皇帝采取的又是海禁政策,景德镇的这些私窑说白了就是走私商品的产地,王毅他们其实早就触碰了明朝的这道禁令……

王毅放下茶杯,站起来深吸了口气,然后目光深邃地望向被徐广踢倒在地的拉胚机。

商业虽然被压制了,但历史早已证明,它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王毅使用得当,完全有可能改变点什么……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