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救驾有功 皇帝召见  平平无奇小衙内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迷迷糊糊中高槛仿佛又回到了穿越以前。

他梦见了两鬓苍苍的父母,他们满脸憔悴,一脸担忧的望着他。

母亲用她那干瘪粗糙而又无限温柔的手疼惜的抚摸着他的额头,浑浊的双眼中留下了两行热泪。

他想伸手去帮母亲擦拭泪水,可又怎么也够不到,母亲的身影离他越来越远,最后消失在了无尽的黑暗之中。

他胡乱地伸着手想去抓住母亲,却始终无法做到,急得他放声嚎哭起来,嘴里凄厉的喊着——妈妈别走……

高俅正在房间里焦急得转来转去,不时的催问下人太医请来了没有。

夫人晁氏在高槛的床边坐着,不停地擦着眼泪,嘴里发出轻轻的呜咽,一只手不挺着抚摸这高槛的脸庞。

突然间,高槛伸出双手在空中乱抓,嘴里还不停地胡言乱语,吓得她赶紧抓住高槛的双手安慰道:

“槛儿别怕,娘亲在呢,娘亲在呢……”回头又对高俅喊道:“老爷你快来看看啊,槛儿这是怎么了?”

高俅快步走到跟前,只见高槛紧闭双眼,四肢乱蹬,含糊其辞,也是不知所措。

只急得是捶胸顿足,心里苦苦念叨着:“我的儿啊,你可千万别出什么事呀!”

他们不知道,此时高槛体内正发生着不可思议的变化。

金刚霸体诀正在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修复着他受损的细胞和组织。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高槛救人的惊魂一刻。

正当高槛惊恐的睁大双眼,等待着死神降临的时候,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斜刺里突然飞来一柄没有出鞘的长剑,分秒不差的斜插在了地上,挡在了高槛的脑袋和和马蹄只间。

持剑的双手青筋暴起,随着一声大喝,哐的一声脆响,马蹄踏在了剑鞘之上。

马忆安使出了吃奶得力气,猛然向上一抬,这才避免了高槛被马蹄踩碎脑袋的下场。

只是在马蹄踩在剑鞘上时,受到了撞击,晕过去了。

而那匹马儿,被这么一挡,蹄子一软重重的摔了出去,在地上翻滚了一圈之后才被众人合力制住。

所以高槛现在还能脑袋上裹着纱布,躺在床上胡言乱语,这多亏了马忆安了马忆安那神乎其神的一剑呐。

“金城一剑”看来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开封五虎”,除了昏过去的高槛,齐齐得吓尿了。

没过多久,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太医颤颤微微的被下人扶了进来。

经过一番检查,老太医再三确认之后,终于下定了结论:

高衙内安然无恙,也许是受了惊吓一时还没醒来。

高俅夫妇这才放下心来,送走了太医之后吩咐丫鬟小楠好生伺候着,等高槛醒来一定要第一时间向他们禀报。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咱们再说那被高槛救下的老妇人。

此时老妇人正在一个大殿内被一大群衣衫华丽,雍容端庄的妇人伺候着。

身前金砖铺就的地面上跪着十名大内侍卫,正在瑟瑟发抖。这个金砖不是真的黄金做的砖,乃是南方烧纸的一种特殊的砖,因为工艺繁琐,造价高昂,所以号称金砖。

大殿两侧躬身俯首立着十几个太监宫女。

这老妇人正是力排众议,拥立端王赵佶为帝的皇太后向氏。她是宋神宗赵顼的皇后,宋哲宗时就遵她为皇太后,当今皇帝赵佶的后妈。

虽然只是后妈,但两人关系却如同亲生母子一般,赵佶对他这个后妈孝顺的不得了。

向太后正坐在慈宁殿的凤銮上生着闷气,王皇后和一众嫔妃们正不停地安慰着她。

她今天心情不错,微服出宫去游玩,哪知道碰上了那匹受惊的马儿,身边的侍卫们保护不力,要不是那个勇敢的少年相救,此刻她这条老命早就没了。

王皇后听皇太后说完了事情的经过,已是满面寒霜。

连连对向太后赔罪道:“太后且息怒,臣妾替陛下先给您赔罪了,都是臣妾等保护不周,才让太后受惊了。”

说完又跪在向太后身前深深的行了一礼。

向太后在她们的安慰下,余怒已消了大半。微笑着对王皇后说到:

“起来吧,还好上天保佑,哀家并无大碍,只是不知那救我的少年郎是谁家的,一定要找到他,哀家要好好赏赐他。”

王皇后转身问殿前站着的侍卫总管:“可查清了那少年的底细?”

侍卫总管赶紧回报:“启禀皇后娘娘,是高太尉家的高衙内。”

向太后和王皇后都吃了一惊,心生疑惑。

只听向太后说到:“坊间传闻,高俅的义子高槛生性顽劣,不想却是个勇敢的好儿郎,看来传言果不可信啊。”

说完高兴得笑了起来。

“是啊太后,这传言向来是以讹传讹,想那高太尉一向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