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凯旋  平平无奇小衙内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汴京城外的官道上,班师回朝的招讨大军排着整齐的行军队列,旌旗招展,马蹄声声。

高槛端坐在战马之上,哼着小曲,被大军簇拥着前进,身后的高字大旗似乎比平时飘得更加张扬。

“衙内,您说官家这次能封我个什么官?”

姚平仲笑嘻嘻得恬着脸问高槛。

高槛十分不满姚平仲打断了他哼曲子,斜眼瞪了姚平仲一眼。

那是他在杭州马路边上,从一个路岐人那里听来的小曲,婉转悠长,甚是满意。

“瞧你那点出息,一路上都问了快百遍了,还能不能有点将军的样子,跟着衙内我出来混,还能少了升官发财?”

“我这不是心里着急吗?”

姚平仲嘿嘿笑着,不好意思的搔搔脑袋。

作为姚家军第四代接班人,他迫切的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嘉奖。

要不然他都没脸再在姚家混了。

他的父亲、爷爷、太爷爷那一辈不是军功赫赫,就他倒霉。

西夏的党项人,自从前些年被狄青狠狠地教训过以后,总是窝在家里不出来。

好不容易遇到了,也都是小打小闹,上不了场面,让他没军功可立。

这次跟高大衙内来两浙平叛,可算是立了功了,所以他这几天一直眼巴巴的等着看有没有圣旨下来。

忽然,远处一骑快马飞驰而来。

“报告元帅,京城来报,陛下亲率文武百官在宣德门迎接大军凯旋!”

报信的士兵激动得身体都在颤抖,高槛还是一脸淡定的模样。

“衙内,你听见了吗?官家亲自在宣德门外等着咱们呢?这次肯定会有大大的封赏!”

姚平仲比那个报信的士兵还激动的样子,探着身子,期待高大衙内嘴里能说出点激动人心的话来。

“喔,知道了,下去吧。”

高槛让小兵退下,转过头继续鄙视着姚平仲:

“嚷嚷什么?你们姚家人都是你这副德行吗?就那么想升官?你们打仗就是为了那点封赏?”

高槛摇摇头,叹息一声:

“唉!我一直以为姚家世代守边,是出于忠君爱国、保境安民之心,没想到还是这么俗不可耐!”

“唉,唉,唉!”

高槛的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对姚平仲的表现痛心疾首。

“衙内,我……”姚平仲刚要解释,被高槛伸手打断了。

“告诉你,衙内我也早就等不及了!”

“全军听令,加速前进!”

高槛下完命令,一甩马鞭,“啪”得一声,肆无忌惮的笑着,绝尘而去了。

姚平仲和刘锡相识一眼,摇头苦笑了两声,也赶紧跟了上去。

两万五千人的大军陡然加快了速度,将士们全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们从没打过这样的胜仗,歼敌三万余,而自身的伤亡仅仅百十人,大宋立国一百多年闻所未闻。

跟着高大衙内这样的将军,是他们这些大头兵幸运。

不多时,汴京城巍峨的城楼出现在了眼前。

高槛勒住战马,命令大军整肃军容,重新列队。

两万多大军再次穿戴好了盔甲,全副武装。精心打扮了一番,排好仪仗,缓缓向万胜门开去。

进了万胜门,早已锣鼓喧天,礼炮齐鸣。

高槛带着大军雄赳赳气昂昂的前进着,尽情地享受着汴京百姓的欢呼声。

道路两侧的阁楼上不时的又颜色鲜艳的花瓣洒下,伴着不断的鞭炮声,整个汴京城都陷入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此刻,所有的将士们都满脸的自豪,抬头挺胸起,身体笔直得有如手中的长枪。连身下的战马都高兴得不停地甩这尾巴。

“娃他爹!”

“狗子!”

“衙内!”

欢呼的人群中,不时有捧日军的家属们呼喊着自己丈夫或者儿子的名字。

当然也少不了高家的人,其中就又小楠这丫头。

可是不管大家怎么喊,所有的军士都像没听见似的,目不斜视、脚步铿锵,没有半点要停下来的意思。

不知道是谁带的头,百姓们开始高呼“高元帅威武”。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所有人都齐声呼喊了起来。

高槛的冷汗都快下来了,这要是让未来老丈人听见了,可就不得了了。

一个领兵大将,威风比皇帝老子还高,你让皇帝怎么想?

就算未来老丈人不计较,蔡京那老不死的能眼睁睁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不指使御史们弹劾他?

高槛大手一挥,“陛下威武,大宋威武!”

声音之大,几乎要压下百姓的呼喊。

“陛下威武!大宋威武!”

两万五千大军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