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就喜欢简单粗暴  平平无奇小衙内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吃过了饭,高大衙内去小楠房间看了看,小丫头死活不给开门,说是没脸见人了。

在高大衙内施展了后世的泡妞大法,就要指天发誓,吓得小楠赶紧开门制止。

哄好了小丫头,高大衙内带上四虎一剑就出门了。

他们今天可不是去游街,平方腊时,朝廷制式武器在高大衙内和武松等猛将手里跟玩具没有什么两样,高槛这段时间一直念念不忘,要弄几件趁手的兵器。

古代的冶金技术发展到宋朝,已日臻成熟。

大宋朝引进了西夏和青塘羌的冶铁技术以后,将冶炼技术发展到了极致。

钢产量剧增,达到了唐朝钢铁产量的三倍,成本下降了一半多。

大宋朝武安矿山村的许多炼钢炉,居然在900年后天朝大炼钢的时候还在发挥余热,其中保存最好的一座残高6米,炉基直径3米,外形成圆锥形,炉底周围小于炉腹,从炉腹到炉顶逐渐缩小,炉体用较大的红砂岩砌成,内侧涂耐火泥,被专家确定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炼钢炉。

大宋朝就是这么牛叉,以至于高大衙内这个穿越者常常觉得自己很多余。

想抄袭几首诗词,人家唐宋的诗词已经登峰造极,就算抄了也是丢人现眼。

想“发明”马蹄铁,到军营马厩一看,人家的战马早就穿上了,而且还是真钢打造的,高大衙内觉得连这些畜生都在嘲笑自己。

火枪、火炮、炸药、造船、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的三个就被大宋朝的先人们给捣鼓出来了。

大宋朝的科学技术哪一样都是冠绝全球,唯独战马太少,名将匮乏。

但高大衙内的信条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扯淡。

名将少,没关系,不需要名将,只要不是蠢猪就行。

战马少,没关系,中东的草原上多的是高头大马。

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可劲的造就行了,高大衙内就喜欢简单粗暴。

女真才多少人?能武装十万骑兵也就顶天了。

高大衙内也不打算太欺负人,武装一百万骑兵,其中二十万重甲骑兵。

都说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高大衙内认为这简直就是个笑话,十个打一个要是还打不赢,干脆自杀算了。

等爱因副坦带着大宋的船队回来以后,高大衙内准备好好学习一下欧美的先进经验。

“昆仑奴”,也就是非洲老黑了,买回来个几百万,全部训练成士兵,大宋从此不为兵员发愁。

这些事以后都要努力实现,当务之急是弄几件趁手的兵器,总是手撕活人也不是办法。

上过战场的汴京五虎,早已不是当年的纨绔子弟。

大街上的行人仍旧对他们指指点点,但是议论的却都是他们怎么怎么厉害。

“看,那就是高衙内,打仗可厉害了!”

“听说他一个人就打败了好几千方腊叛军……”

“瞎说,卖猪肉的张屠听军需官说高衙内一个人杀了一万多贼军呢……”

“真的?我的妈呀,这简直是天神下凡了呀!”

……

高槛等人听的很是高兴,以前也经常被人议论,但从来没有现在这般舒坦。

偶尔有几个脸熟的,还会上前来主动打招呼,问衙内一声好。

几人一连光顾了四五家铁匠铺,都不太满意。

大多数铺子里卖的都是菜刀、镰刀、锄头、铁犁等等农家用的工具,也有少部分刀剑武器,但是都跟军中制式武器相差不大,有的质量还不如军中的武器。

继续转悠了一阵子,高大衙内就不想再看了。

随便找了家酒店进去歇脚,打发小二出去买了几个大西瓜消暑。

“衙内,要不您去求求官家,宫里或许有您需要的宝贝!”

马忆安一边啃着西瓜一边对高大衙内说到。

“对啊衙内,皇家收藏无数,肯定有适合您的神兵利器。”其他几人点头附和着。

“好主意,衙内我怎么就没想到!”

正吃得满嘴都是西瓜汁的高大衙内一拍桌子,连连称赞。

当下就带着几人直奔皇宫而去。

经过通报,高大衙内找到了未来老丈人赵佶。

说明来意后,赵佶二话不说,打发钟太监带他去皇家的宝库去挑选兵器。

穿过层层守卫,二人来到了一座假山跟前,周围至少有一百多大内高手。

钟太监出示了令牌,看守的校尉才放二人过去。

钟太监在一块凸起的石块上轻轻一按,然后一转。

“咔嚓”,一道机括声响起,面前的假山轰隆隆的打开了一道大门。

高槛随钟太监走了进去,大门随之关闭。

“啪!啪!”钟太监拍了两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