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三章 歃血为盟(第二更)  重生之学霸在三国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举兵之初,袁绍、韩馥等诸侯欲拥立刘虞为帝,遭到刘虞的严词拒绝。

刘虞厉色叱之曰:“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暞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误邪!”

作为大汉王朝的忠臣,刘虞心中想的只有尽心王室,重振朝纲。

况且,董卓封袁绍、韩馥他们的官位他们都接受了,等于变相的承认刘协做皇帝是合法的,可现在翻脸进攻雒阳,还想另立皇帝,不是反叛是什么?只不过舆论掌控在世家手里……

根据丁原传来的消息,连吕布张辽等人有些按耐不住,丁泽平也就放任不管啦,最起码有两位的保护,老爹的安全不是问题。

听到董卓独揽朝纲,原本只是司徒,占据洛阳不顾天下百姓的怨声载道,竟然自封相国,还毒杀皇帝,赵云也是义愤填膺。

就在兴奋地准备出兵会盟时,丁泽平很是无奈的答应了,就当是练兵了,顺带着试试高顺新军的威力如何。

但是观遍大汉州郡,除了兖州牧刘岱这个汉室宗亲,扬州牧刘繇、益州牧刘焉、幽州牧刘虞、荆州牧刘表等汉室宗亲都没应檄……

况且立刘协为帝可是刘宏的意思,只不过被何进与世家破坏了而已,董卓这一手可是玩的漂亮。

世家豪族好不容易立了刘辩为帝,杀了十常侍,眼看掌权的时代就要来临,谁知道被董卓这个武夫摘了果子,以袁家为首的叛乱也就随之而来。

只不过历史上的史书是世家文人写的,而董卓确实有过错,最重要的是董卓失败了。

所以世家叛乱被美化成了“屠龙勇士”。而之后以士大夫阶级思想流派碰撞、争权夺利的诸侯争霸时代也来临了。

初平一年春19年。十四路诸侯皆已到指定地点。众诸侯赶到酸枣歃血会盟。

袁遗说道:“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

曹操眼珠一转,说道:“袁本初四世五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

袁绍感激的看了曹操一眼,随即目视一脸不诧的袁术,这时,除了长沙太守孙坚,众诸侯皆道:“非本初不可。”

丁泽平在曹操说话的人时候仔细的打量着曹操,第一次见面眼神相遇还是有些尴尬。

个子不高,三十岁未到,皮肤黝黑,浓眉剑目,透露着一丝精明,两鬓长满毛发,这是留给丁泽平的印象。

哎,真是英雄出少年,想我当年章他这样的时候还是行走一方的游侠呢?这个丁泽平看来不简单,能够在短时间内崛起,成为并州一霸,以后可不能小觑。

曹操眯着眼睛,颇有些玩味的朝着丁泽平微笑起来,殊不知早已暗中把这个十几岁的少年当做假想敌。

之后丁泽平发觉原来袁绍还真像历史上那样英俊,活脱脱的一个大帅哥。

只是瞅到孙坚这里的时候,孙坚身边的几个老将都旁若无人一般,连看都不看丁泽平一眼,仿佛把他当做小娃娃。

随后袁术无奈,遂引孙坚拜道:“非本初不可。”

袁绍按照常例,推辞三次,方应允。

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绍登坛。

袁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

其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

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读毕,歃血。众因其辞气慷慨,皆涕泗横流。歃血已罢,下坛。

丁泽平偷偷刷了个滑头,这血酒闻起来刺鼻,谁知道是不是有人忘了刷牙,还是有传染病什么的,强忍着胃中的难受没吐出来,趁人不注意借衣袍的遮挡倒掉。

众扶绍升帐而坐,两行依爵位年齿分列坐定。操行酒数巡,言曰:“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

袁绍曰:“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众皆曰惟命是听。

但袁术已经是后将军,袁绍还是一郡太守,遂自号车骑将军,封曹操为行奋武将军。

袁绍留在酸枣总督全局,凉州铁骑强大,遂丁原命吕布帅一万狼骑留下相助,其余诸侯各回各部,准备进攻不提。

………

早在丁泽平率领汉中的步兵赶来会晤之前,和谋士武将们已经拟定好了作战计划。

汉中郡的一处府衙内,把书房修建成了议事厅,里面摆设着新式桌椅,类似于后世的仙桌,外加高脚小板凳,此刻丁泽平和众文武端坐其间。

一介儒衫模样的文士,笔直的挺立起来,慷慨激昂的读着檄文:“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