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章 锻造的魅力  我去异世界续命了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经将刀模打磨的精致平滑。但只有前段16厘米的部位,做到了开刃的状态。

简单的处理了一下精灵神树的树枝,老者就完成了一把简约朴素的无护手长刀。

“不加护手,还不开全刃?”索隆好奇的问到。

“这是戚家刀!”老者淡淡的说到。老者喝着茶向索隆解释这把刀的内容。

首先是锻造技术。铁矿和一般的铁锭,杂质太多,无法锻造出绝对锋利的刀刃。只有纯度更高的铁砂,进过高温的磨炼,可以获得纯度最好的铁精-玉钢。

经过最危险的锤炼,铁精可以锻造成最坚固的铁锭。但是坚固也代表柔韧性差,只要超出抵抗极限,刀身就会断裂,所以用柔韧性最好的生铁作为内芯,可以很好起到减震的作用。这样一把坚固.锋利,而且轻易不会断裂的好刀就诞生了。

至于《戚家刀》的由来,就要追溯到唐朝时期,开始讲述。

唐朝时期,日本使者将《唐刀》带回日本,加以改进,随后被世界称赞的《武士刀》就诞生了。

随着朝代的更替,战场上很少会见到《唐刀》身影,都在使用长距离和重型兵器作战,像《唐刀》的近战武器却很少有机会使用。《唐刀》的工艺也是这样慢慢被人遗忘的。

相反,日本将《武士刀》当做地位的象征,只有贵族才能佩戴《武士刀》。为了向上位者进贡,工匠都开始研究.改进《武士刀》的生产工艺。直到现在,还有日本工匠在研究《武士刀》的锻造工艺。

时间定格在明朝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戚继光,在多年与日本武士的战斗中,感受到了《武士刀》的魅力。但使用他国武器肯定会受到将士的反对,随后戚继光开始研究日本《武士刀》,希望可以锻造出超过《武士刀》的存在。

终于,在多次的实验和查阅兵器史料后,戚继光根据唐朝时期使用《唐刀》的技法《双手刀》,改进了日本《武士刀》,从而《戚家刀》诞生了。

和《武士刀》一样的锻造手法,百炼钢为刀身,生铁为刀芯。但只在前5寸开刃,为的是在战斗中灵活使用。不但具有媲美《武士刀》的斩击威力,还能握住刀身末端,当作短枪突刺,或是握住刀身中间,当作匕首使用。

可遗憾的是,《戚家刀》是为了对抗倭寇创造的武器,刀法也是针对日本武士所改进的招式。倭寇退了,《戚家刀》就不在被将士们使用,就连武术界也不认同《戚家刀》的存在。都认为《戚家刀》就是日本武士使用的《武士刀》。有些归乡的戚家军,本想使用《戚家刀》在中原武林中,站稳一席之地,但不是被当做倭寇余孽,就是技不如人。

到最后,虽然《戚家刀》被写入了兵器谱,但《戚家刀》的刀法已经找不到一个传人。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锻造武器的铁匠都快绝了,就别提《戚家刀》又有多少人知晓。

……

老者随手在墙角拿起一个刀鞘,比对了一下,将《戚家刀》收进了刀鞘里。

“半面郎君!刚起的名字,好好使用吧。”老者将刀递给索隆,转身回到了锻造台,开始继续锻造。

索隆看着《半面郎君》,除了名字和耐久度,也就只能看到锻造者的名称。武器的所有属性都是影藏的,查看玩家信息,也找不到增长了什么属性。索隆默默的将《半面郎君》插入腰间。

“忘了告诉您,我见到弟弟了。”索隆轻轻的说出一句,就直接传送离开了锻造铺。

听到索隆的话,老者下意识的丢掉了锻造锤,呆呆的看着大门口。

“爷爷知道错了,你让弟弟回来吧。”老者默默的流下泪水,无力的坐在地上,口中不停的念着“回来吧,回来吧……”。

……

想知道索隆的木刀被谁斩断的吗?欢迎各位观众老爷留言讨论,感谢大家的支持。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