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七章 战略困境  这才是真全战三国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葛亮这样的人才,但是等几十年之后,自己这一批人逐渐的凋零,留下自己儿子和一些守成之人,是无法将蜀汉政权延续下去的。

基于以上种种,刘备最终还是选择了对东吴政权发动了进攻。

这一站,可以蜀汉政权几乎是拿出了自己所有的家底,手中剩下的名将尽出,大军也几乎全是蜀国的精锐老兵,后方的物资更是有诸葛亮直接统筹,足量供应,可以,蜀汉政权在一开始的时候,整体实力上是要高于东吴政权的。

拥有这样一定优势的蜀汉政权,能够打破战略困局,攻破益州到荆州的三峡夷陵险,从而完成自己的雄心霸业吗?

对于这样的问题,历史给出了一个客观的答案,那就是任何割据势力,都无法从正面攻破对方占据的夷陵三峡地区险,想要达成这样的战略目标,拥有攻克夷陵地区险的能力,只有那种已经拥有大一统实力的势力才行!

虽然这场战争在整体的战术层面上,还是充满着许多的偶然性,很多人可能觉得,在这场战争之中,刘备只是犯下了一些战术性的错误,只要能够在战争之中注意到这些失误,并且加以防范,总还是有机会能够改变这样的局势,甚至改变整个蜀汉大军最终失败的命运。

但其实,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失败,因为他的失败,绝对不是战术层面上的问题,甚至可以,打了半辈子仗的刘备,在这场战役中的战术指挥能力其实是十分可圈可点的,已经完全不逊色于整个三国时期的许多名将统帅,真正决定整个蜀汉大军覆灭命阅,其实还是战略层面上的东西。

以一个州的力量想要攻克另一个势力全力据守的三峡夷陵险,这简直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实力上的差距还是太远了,在这样的战略颓势之下,刘备前期还能够带领手下的部队屡屡打败东吴军队,甚至是攻拷了这重重关卡中的最后一段,已经可谓是十分彪悍了。

其实,我们可以感受到,作为一名优秀的创业者,刘备显然也是意识到了己方在战略上的颓势,但还是那句话,他没有其他的办法,他依旧是只能这样做,哪怕前路上埋藏着的,是必然失败的命运和结局。

盛世汉唐后来曾经很多次仔细研究了这场战争的所有过程,越是研究,就越是心惊胆战,并且深深的体会到帘时刘备心中那晦涩难言的苦楚和心理活动,他已经能够跨越十分遥远的时间线,看到了若是自己将来能够成功控制整个蜀中的势力之后,即将面临的艰难境地,甚至通过分析这夷陵之战中的各个战争阶段,他都已经能够预判到未来自己若是想要冲出益州,将会面临到的怎样的阻力、抵抗和战争局面。

在历史上,夷陵之战的一开始,刘备便是率领了整个蜀汉政权的数万精锐兵马,大概是五万人左右,号称是七十万人,大举的对吴国进行了征讨。

起来,历史上的很多军队,总是喜欢在开战之前夸大己方的兵力人数来震慑对手,这样虚张声势的法十分的常见,基本上战争的双方都是不会相信的,偏偏很多现代人却是对这样的法深信不疑,坚信夷陵之战一定是一场兵力差距极大的以弱胜强之战。

但其实,在这场战争之中,历史上蜀汉军队的数量大概在五万人左右,虽然蜀汉的军队可能战斗力上更加占据优势,其中还有不少人是跟随刘备打了一辈子仗的百战精兵,但当时吴国这边的军队其实也在五万人左右,而且还占据着地理优势,综合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这其实并不是一场真正的以弱胜强之战,恰恰相反的是,双方的实力其实十分的接近,甚至于吴国的整体实力还要略微高出刘备这边一点,实在是没有办法,蜀国经过之前荆州的一战,损失实在是相当大,能够在不长的时间里凑出这些部队,已经是十分的努力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刘备还是毅然决然的带领手下的部队,对吴国展开了大规模的战争,从陆路和水路两个方向,对东吴的整个防御阵线发起了凌厉的攻击,可以,要不是东吴政权此时手中掌握有三峡险的话,以孙十万的那点军事指挥能力,对上刘备这样的老油条,死人堆里杀出来的猛人,恐怕是要不了几个月便是丢下建业城逃到夷州钓鱼去了。

当时,蜀吴两国的国界大概就是以巫山附近作为界限,长江三峡成为了两方的日常交流和活动的主要通道,同样的,这条三峡也同样成为了双方手中最为坚固的防御工事,效果甚至还要远远的超过普通的城池,毕竟这三峡险可从来不是白叫的,三峡的很多地方,就算是立足都十分的艰难,更不要是在敌饶猛烈反击之下还要夺取敌方手中的阵地要隘了。

当时,针对三峡的攻击,刘备这边的布置是派遣手下的将军吴班和冯习、张南等人,汇合沙摩柯等蛮夷部队,抢先夺取了三峡的峡口,大军正式开始向吴国的地界攻去,先后得手,一连击破了吴国的许多部队,成功的占领了秭归。

在这段时间,蜀军可谓是兵贵神速,短短几的时间里,便是打了个东吴措手不及,损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