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宅院  聊斋道缘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阳信县是一个大县,临近大河,所以船运十分发达,更有车夫来往贩运货物。林家商队更是阳信县最大的商行。

李子荣跟着林家车队前往阳信县,在路上他故意靠近那位叫石头的少年,表示很热情,在他那有技巧的旁敲侧击套话下,初步了解到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虽然类似古代华夏,但却似是而非,起码皇帝和朝代都不是李子荣所熟悉的名字,却给他一种莫名的熟悉感,让他有点恐慌。

此地名叫阳信县,地处于沧州境内。综合了自己所获取的相关信息之后,他终于找到让自己恐惧的原由了。这个沧州正是他小时候看过的聊斋小说中所描述过的那个沧州。

沧州为什么那么出名呢?是因为沧州有郭北县呀,而郭北县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郭北县有一座兰若寺啊。

当李子荣了解到这是妖魔遍地,鬼怪横行的聊斋世界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他一介凡人,如何能在这种世道中生存?他傻傻地呆坐着牛车上,想着将来该如何生存的问题。

随着牛车的前行,还没等李子荣理出一点头绪,阳信县就到了。算了,不想了,即来之,则安之。

要想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最重要的是,要先找到一个住的地方。如果他想找到住的地方,就必须需要钱,现在的他就是没钱。

所以等李子荣与林家商队的林伯道谢告别之后,第一时间,就是想找到本县的当铺。他四处打听,问路,终于在一个热心的大婶指引下,找到了一家名叫百珍阁的百年老店。

李子荣伸手从腕上捋下一串珠子,对在店内当值的黄老掌柜,说:“掌柜的,我要卖掉这串珠子。”

这串十五粒的珠子是李子荣在前些日子和女朋友去五台山旅游,花了五十块在当地纪念品专卖店买的。通体黑色的珠子和普通地小玻璃珠一样大小,也不知是用玻璃还是石头做的,但手感近似玉石,拿在手里凉丝丝的,沉甸甸地很有坠感。而最大地卖点是珠子里边有一尊佛像。

黄老掌柜第一眼看到少郎君手腕上的那串珠子,就觉得很不凡。在他近距离地观察,才发现是一串佛珠,却无法确认这串佛珠地质地。这让老掌柜有点吃惊,心痒难耐地忍不住开口说:“少郎君,可否让我开开眼界,仔细端详。”

李子荣笑了笑,把珠子伸递了过去,说:“当然可以,我来到贵店,就是要卖掉此物。”黄老掌柜摸着自己那长长的美髯,笑着点头,并没有伸手来接,反而向待立一边侍候的伙计点了点头。

旁边的小伙计早已不知从哪里,找了一个漆地黑黝黝地木托盘,盘里还垫着一块纯白地羔羊皮,双手捧着,点头哈腰地放到李子荣面前的桌上。

“哦?哦……”李子荣望了望托盘,恍然大悟地将手里的珠串搁到羔羊皮上,心里却是不由地感慨:看来这个规矩从古代就有了,行有行规嘛。

黄老掌柜小心翼翼地举珠串,拿到眼前仔细观看,不可抑制地倒吸冷气。尽管他已经感觉到这串佛珠的不凡,但拿在手上仔细观察后,他仍是惊出了满头的汗水:这串佛珠子的质地,自己难以辨识姑且不提。

佛像也不是他开始猜测的是浮雕或内雕,而是在珠内浑然天成地有一个完整地佛像,但却绝无一丝人工雕琢地痕迹,并且十五颗珠子内,各有着形态不同的佛像,十五颗天生的佛家异宝。

百珍阁的黄老掌柜轻轻地将珠串放回盘内,缓缓地呼出一口长气,郑重地一拱手,向李子荣确认道:“公子,这串佛珠,你真的要卖给老夫?”

“当然。”早已饥肠辘辘的李子荣语气坚定地说,废话,不卖掉,哪来的钱吃饭?

“敢问少郎君,这串佛珠来自何方?小老儿眼拙,实在是不识……”老掌柜摸着美髯,笑着跟李子荣套话,他们家主人也是来历非凡之人,曾专门编撰了一本《珍宝鉴》,就连历代皇宫大内地许多珍藏以及一些传说中的珍宝,上边也有相当细致地描述,但这串佛珠却是闻所未闻,不似凡间之物。

李子荣嘴角一抽,差点笑出来了:难道我会告诉你,这个可是花了我五十块,在旅游景点买的?

他张口就胡编:“学生祖居海外,家父心念故土,全家返回途中,不料遇贼人失散。”为了增加说服力,满嘴的故事张口即来,连考虑的功夫都不需要,天马行空地胡扯:“这串佛珠乃是祖上传下来的,不过从家祖父辈开始,得遇三清高人,出家修道,现在全家一心向道,所以这佛珠……”

“呵呵,少郎君相貌堂堂,吉人天相,令尊想必也会遇难成祥的。”黄老掌柜见他言语含糊,想来也是内心惭愧之故,当下接过话头。

这让李子荣咧嘴一笑,抬比哭还难看,他想起了自己的父母,远在聊斋世界的他,却再也回不去了。

“我也不与你多绕弯子。”心情大差的李子荣见老掌柜还想说些什么,想来也就是询价、砍价什么的,自己却没心思和他瞎扯:“我既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