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炼丹(上)  聊斋道缘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一起来,李子荣就被李维波缠着,要他教自己武功,可李子荣哪懂什么武功,才开始随着师傅修仙,还没正式入门呢。

再说了,没有师门同意,哪敢随便把功法透露出去,这可是欺师灭祖的罪过,所以只能随便找个理由,就说要经过师门同意才能教,搪塞了过去。

结果,李子荣实在是忍受不了,一个大男人在自己身边跟前随后的,然后睁着一双眼睛可怜兮兮地望着你,让人恶寒不已。

顾不得和那死胖波扯皮,也为了让他消停一阵子,李子荣只好夺门而逃。

离着几条街就是一家药店了,叫仁心堂。店面并不大,可生意却是极好。毕竟现代人都讲究养生健康,加上生活过得好,都开始惜命了。

一般遇到病,是不会来药店里治病,可是没病的时候,却都喜欢来药店里养生滋补。

仁心堂的店主姓郭,六十多岁的年纪了,本身就是个医生,而且祖上还是御医,流传下来的传承,医术相当了得,在这一带口碑非常好。起码很多老人生病了,都过来找他看病。

如今这位大夫的儿子和儿媳妇也都在店里帮忙,来店里排队抓药的人还是很多,老大夫正在里面背着手转圈,顺便指点在忙活的儿媳妇。

很快就轮到了李子荣,老大夫无意中抬头看到李子荣,先是打量了一下,咦了一声,走近两步道:“小伙,你是来看病的吗?”说完,就伸手想给李子荣把脉。

“老先生,我是来抓药的。”李子荣知道自己没生病,只是气血充盈,所以不想让老大夫给自己把脉,便摇头拒绝了。

“哦,这样啊!”郭老大夫觉得此人的身体气血充盈,一时职业病犯了,就是想通过把脉了解状态,但听到李子荣拒绝了自己,有点失望地问,“那你要抓什么药,可有方子?”

李子荣将手中的纸条递了过去,为了不让药方泄露出去,他只是写了药名,就让郭老大夫照单抓药。

郭老大夫接过药方看一眼,好奇地望了李子荣一眼,说:“小兄弟,你这药方有点东西呀。只是你这方子,我可不敢开。”

其实就是紫河精元丹的药方,这药很好配,最为重要的一味药材,顾名思义,却是紫河车。其余不过是牛膝、淡苁蓉、天门冬、黄柏、五味子、锁阳、当归,地黄这些普通的药材罢了。

这种丹药大补精元气血,正是李子荣修道筑基所用的丹药。为了应付李维波,他就想到了这个,反正这丹药吃不死人,对身体有着很大的益处,就当给李维波陪自己去老宅受伤的补偿吧!

毕竟紫河车这种东西,知道的人心里面多少会有一点介意。却正是入门级的丹药,除了一点心理上的不适,很适合寻常人服用。

就这样,李子荣来到了仁心堂,他要求郭老大夫无论如何一定要帮自己配齐了药材。这些药材大都不贵,店里都备着货,很快就配好了。只剩下最后的紫河车这味主药,只能是李子荣自己想办法解决了。

等李子荣走了之后,郭老先生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有些入神。老先生的儿子发现自己父亲的异常,奇怪地问:“爸,你怎么了?”

“没什么,就刚才那个小伙子给我的感觉,很像老赵家那帮粗汉子,应该也是练武的。不过这药方嘛,我怎么感觉有点像丹方。”郭老大夫若有所思地说。

“哎,这药又不是违禁品,你管人家那么多干嘛呢。”儿子不以为然地说着。

其实紫河精元丹需要的也不是什么太过名贵罕见的东西。那也是对于部分人来说,千金难买的药物,还不是因为你的钱不够多,没有什么困难是金钱解决不了的。

因此李子荣找了一个中间人,很容易地从医院里弄到了最后的主药,等他凑齐了所需的药物,已经是第四天了。

这丹炼制并不难,按配方比例依次投入药炉,闷烧一炷香,再投入新的药材,继续烧一炷香。炼烧的过程中,要注意火候,如此循环,直至药液成糊,最后晾干混合蜂蜜捏成丸子就成了。

当时,听师傅口述似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小心些,任何人都可以炼制。

在师傅口中,紫河精元丹仅仅只是最最低级的‘丹药’,甚至都排不上名号。炼制时不需要消耗自身的灵气,也不需要用特殊地火、天火、丹火。哪怕是凡人只要专心一致,用柴火也能炼制成功。

但想炼制成功可没这么容易。火候、还有古时那谓的‘一炷香’,这代表着时间是五分钟左右。当然,这并不是固定的五分钟,而是需要炼丹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比着药材的质量自动调整。

更何况整副紫河精元丹药方,有着二十三种药材,总计接近两个小时,这需要集中精神,不能放松片刻。所以凡人若想炼制这‘紫河精元丹’,需要极大的毅力和经验。

就在李子荣准备炼制的时候,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他没有专用的药炉或丹炉,结果他只能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