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楼中素笺  我乃大宋一小兵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忠义堂门口。

虽然夜已深,忠义堂内,却是灯火通明,叶勇和曹显站在忠义堂大门口,不停地看向东边的寨门,为了等待李月归来,寨门现在还尚未关闭。

堂内,曹宪躺在摇椅上面,旁边升着一个小小的火炉,照着曹宪花白的头发闪闪发亮。

突然,曹娇迈着一双小短腿从远处跑来,奶声奶气地对着东边寨门的方向,自言自语道:“咦,那个发光发亮的东西是什么!”

叶勇和曹显望向寨门,只见一个小小的亮光若隐若现,心中疑惑不解那是何物。

正困惑时,突然一阵马蹄声响起。

“驾——”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叶勇和曹显这才相视一笑,把心放在肚子里。

李月骑着枣红马,由于夜黑,便多走了些时辰,赶回来就晚了些,却让叶勇和曹显好一阵子担心。

片刻,枣红马载着李月来到忠义堂门口,李月翻身下马,把长弓和龙泉剑放在台阶上,大笑道:“罪过罪过,让你们久等了。”

“大叔拿着大大的宝剑回来了!”曹娇脆生生的声音传来。

其实一开始曹娇看到的发亮的东西,就是龙泉剑在月光的照耀下烨烨生辉的样子。

看着眼前这个只到自己大腿高度的小女孩,李月耸了耸肩,无奈的说道:“小曹娇,说了多少次了要叫哥哥!”

“我知道了,大叔!”曹娇迈着小短腿跑过来,抬起脑袋,用大大的眼睛盯着李月说道。

李月顿时满头黑线,只能揉了揉曹娇的脑袋,便举步上前。

“一切可还顺利?”叶勇一边和李月往忠义堂内走去,一边焦急的问道。

“叶大哥放心,万事顺利,三日后楚家兄弟便来相谈合作之事。”李月走到火炉旁,拉过一把椅子坐下答道。

“太好了,龙台山各寨合为一体,将来的保障便多了一分。”叶勇拿来茶壶,为李月倒了一杯茶水,激动地说道。

李月一边喝水一边朝立在一旁的曹显说道:“楚晓芸那丫头对你可谓情深义重,你万万不可负她。”

“我日后定娶她为妻。”曹显眼神坚定,郑重地说着。

曹宪老太爷乐呵呵的看向李月,缓缓说道:“月小子,你也劳累了一天,其他事情明天再说,现在快快回去早些休息。”

“得嘞,曹老太爷!”李月哈哈一笑,与叶勇和曹显告别,便拿起长弓和龙泉剑离开忠义堂。

顷刻,李月回到他在龙台山西面的小院子里,经历了一天的奔波,可是李月却没有丝毫困意。

院子里的桑树枝叶正随风摇曳,李月又坐在树下,长呼了一口气,他遥望西北,又用手摸了摸腰间的木盒,心中一叹,西北遥遥无期,不知何时才能到达。

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李月紧了紧袖口,靠着树干,感受着冷风袭面,拿出木盒,心中暗想,在龙台山还要待些时日,不如找个地方把木盒藏起来。

李月站起身来,环顾四周,想要找个隐蔽的藏东西的地方。

这个院子里只有两间房屋,除开这棵桑树,其他地方都是一览无遗。

李月抬腿走进其中一间柴房,里面堆满了杂物,靠墙的角落里有一个被灰尘覆盖的旧水缸,李月刚要把木盒放进去,忽然又觉得不妥。

一阵凉风吹过,桑树发出哗哗的声响,李月心头一动,几步走出柴房,站在桑树下面。

最危险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木盒藏在这里或许能更好地掩人耳目。

李月当即便拿起龙泉剑,用剑鞘末端在桑树下面挖开一个土坑,又用一层暗黄色的旧布把木盒包裹起来,小心翼翼地放进土坑里。

木盒放进去之后,李月又用手把外面的土埋进去,用脚踩实以后,再撒上一层桑树叶,这样就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看不出端倪。

做完这一切后,李月拍了拍手上的泥土,便往屋内走去,边走嘴里边唱到: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

青溪镇。

入夜,镇上的居民早已关门闭户,四周一片漆黑,只有一轮弯月隐隐约约带来些许光亮。

“嚓,嚓,嚓。”

镇上的道路很安静,鞋子踏在坚实的土路上,扑扑有响。

只见路上出现八名蒙面壮汉,皆手持长柄巨斧,正在缓缓穿过青溪镇中央。

片刻,这八名壮汉在一座小楼前面停了下来,这座小楼便是郭云澜曾经在青溪镇的住处。

“破门!”

巨斧挥砍,小小的木门轰然倒塌,引来远处的阵阵狗吠声。

这些蒙面壮汉鱼贯而入,进入小楼之中,只留下一人把守在门口。

小楼之上。

“人去哪里了,找到没有?”一个高大的身影立在窗前,看着远处夜空中的黑暗,开口说道。

“魏头领,里里外外都找遍了,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