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遂安剿匪  我乃大宋一小兵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宣和二年十一月十七日。

遂安县衙内。

“父亲,您可得给孩儿做主啊!”此刻正说话的,便是那日在马王乡的王琦。

仗着有个当县令的爹,王琦整日为非作歹,不巧那天正好撞到李月头上,结果被李月狠狠收拾了一番。

回到遂安县城后,王琦越想越气,自己是堂堂的县令之子,平日里谁不是对自己客客气气的,那个叫李月的真是不知好歹。

在多番打探之后,王琦才知道李月居然是龙台山匪寨里面的人,心中便越发气愤,自己竟然被一个草寇打的落花流水,于是今天一大早,王琦便寻上了他的县令父亲。

“又有何事?”一道低沉的声音响起,只见说话这男子约摸五十岁,穿一身青绿色官服,一双三角眼,鹰钩鼻,尖下巴,满脸横肉,此人便是遂安县令王石民。

正所谓破家知县,灭门府尹,县令虽是七品小官,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县令大人却是高高在上,绝对不能招惹。

而县令大人高高在上的表现,在这生活起居方面便可以看出。

遂安虽小,百姓穷苦不堪,但县衙却是五脏俱全,整体坐北朝南,大堂内木制构件上全部有花鸟彩绘,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大堂中间悬挂“明镜高悬”金字大匾,三尺法桌放在堂内木制的高台上,桌上置文房四宝和令箭筒,桌后放一把太师椅,王石民便端坐在上面。

“那龙台山恶匪,愈发嚣张跋扈,不把官府放在眼里,前几天我在马王乡被他们一顿毒打,他们更是扬言,要扒下您的官服,游街示众,父亲,快快派兵剿灭他们。”王琦跪在堂内,哭喊道。

“欺人太甚!”王石民猛地一拍桌子,青筋暴起,听到龙台恶匪竟然羞辱自己,心中更是暴怒,不由大喝道。

王石民此人,虽然贪污腐败,但是对于自己的名声却十分在意,当地乡绅便送“明镜高悬”牌匾给王石民,又在遂安县内宣扬县令大人爱民如子,故意让王石民知道,于是,王安民便更是与当地乡绅狼狈为奸,遂安百姓苦不堪言。

“我要亲自杀光他们!”王琦睁大眼睛,鼓起腮帮子,尖叫道。

“来人,给我传于县尉。”王石民看向大门口的两个衙役,大声说道。

半刻钟后,一个黑脸大汉腰挎钢刀,匆匆走进堂内,只见这黑脸大汉目光锐利,身高八尺,虎背熊腰,端的是威武。

“于县尉,命你率乡兵一百五十人,弓手二十人,去给我剿灭龙台山匪寨。”王石民大手一挥,厉声喝道。

宋初于各县设县尉,并设弓手二十名缉捕“盗贼”,而乡兵是按户籍丁壮比例抽选或募集组成的地方民众武装,平时不脱离生产,农闲集结训练,担负修城、运粮、捕盗或协同禁军守边等任务。

堂下,黑脸大汉双手抱拳,沉声答道:“三日内我便召集人马,前往龙台山剿匪。”

这黑脸大汉便是遂安县唯一一名县尉,名叫于汉军,生性耿直,不懂得溜须拍马,为王石民所不喜。

但是于汉军善使一口大刀,武艺出众,在遂安县也是赫赫有名,更是剿灭遂安四周无数悍匪,迫于此,王石民不得不继续任用于汉军充当县尉一职。

“另外,于县尉,你带着我儿一同前去,我再给你派二十衙役,保护好我儿,下去吧。”王石民从太师椅上站起来,走到堂下,看着于汉军,说道。

“是!”于汉军心头一凛,转身离开,心中想道,带着王琦这个拖油瓶,当真是麻烦至极。

王石民阴冷的目光盯着于汉军的背影,低声骂道:“在我面前也不跪着答话,真是狂妄之极,要不是现在你还有些用处,否则,哼!”

于汉军走出县衙,面带苦涩,王县令看自己不顺眼,现在处境真是愈发艰难了,也罢,剿匪要紧,还是先赶快召集乡兵。

当日。

楚家山寨。

李月、叶勇、楚家兄弟二人,还有张相武,五人围坐在一张石桌边上。

“霸天兄,今日多带些人手,我们一鼓作气拿下孟老虎。”李月一拍桌子,看着楚霸天大声说道。

“昨天无功而返,今天若是还拿不下孟老虎,我楚霸天的名字就倒过来写。”楚霸天一拍胸脯,大大咧咧地喊着。

“好像正着你就会写你的名字似的。”一旁的楚傲天突然开口,小声嘟囔道。

楚霸天却是涨红了脸,瞪了一眼楚傲天,喝道:“给我闭嘴!”

众人听了,都止不住大笑,当然要除过张相武,他总是板着脸,此刻也不例外。

“那今日便是龙台山统一之日。”李月腾地一下站起来,高声说道。

众人商议完毕,便各自收拾兵刃,当下便要出发。

楚霸天很快召集了六十名手下,只留下三十人看守山寨,加上李月等人,一共接近七十人,从楚家山寨而出。

一个时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