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兵至龙台  我乃大宋一小兵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两日后。

忠义堂外。

李月手持龙泉剑,站在演武场上,满脸肃然,看着眼前生龙活虎的一百七十余人。

演武场是近两日新建的,距离忠义堂五十步之远,且正对忠义堂门口,虽然叫做演武场,但其实只是腾开一大片空地,四角各插一面红旗,可以容大约五百人站立。

那日楚霸天带着楚晓芸先行赶来,李月本以为还得再等些时日,余下的人才会前来,没曾想到了第二天,楚傲天便带着其余山寨里的人尽数前来。

一时间,各路山匪挤在同一个山寨里,矛盾便爆发了,短短两三天的功夫,便有了十数起流血冲突事件。

虽然在第一时间,李月就告知了所有人,不可再干以前那些土匪的勾当,可是,事与人违,依旧还有人偷偷去山下,干些杀人劫财的买卖。

劫富济贫固然可以,但富人若是良善,那也是万万不可,所以李月认为,应当是劫恶济贫。

一开始,山寨内当真是乌烟瘴气,混乱不已,不过幸亏李月早有准备,提前建立了执法队,在张相武的带领下,执法队重拳出击,凡是胡乱杀人者,都一概斩首示众。

其余诸如拦路抢劫,或是调戏妇女,李月便雷厉风行,将他们驱逐出龙台山,最终在李月的铁血手腕之下,极大地消除了一批穷凶极恶之徒,余下众人皆被震慑,不敢再生异心。

在剔除了三十五人之后,此刻演武场上,那五家山寨中的人,还剩一百一十个,李月又从叶勇训练的十三人中抽取了四十人,共组成常备军一百五十人,分作三队,队官为李月、叶勇和楚霸天。

而叶勇训练的十三人中,没有成为常备军的那些人,就暂时成为后勤部队,这里李月还偷偷藏了一个私心,曹宪老太爷这里的十三人,大部分都是拖家带口,李月不能让他们都上一线战斗,总得给那些妇女儿童留些希望才是。

此刻演武场上这一百五十人,兵器五花门,衣服也是形形色色,但是时间紧急,只能暂时如此。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幸好楚家兄弟剽悍,再加上神卫军统领叶勇的带领,这一百五十人的战力应该会比以前提升一个档次。

不过要论骁勇,还是要数张相武的执法队,里面个个都是人高马大,武艺出众,领头人张相武更是弓马娴熟,悍勇异常。

那晚李月和张相武初次碰面,李月一剑便将张相武的弓劈成两半,后来回到寨中,李月又想方设法为张相武弄来一副长弓,虽然张相武觉得没有他原来的那把趁手,但也聊胜于无。

今日天高气爽,万里无云,晴空之下,演武场上的众人静默无声,一齐看向李月。

“今日我龙台义军成立,上为保境安民,下为除恶扬善,有违此誓,天诛地灭!”李月环视众人,心中忽然涌起豪情万丈,高举龙泉剑,大声喊道。

对面的叶勇、楚霸天、张相武各自带领着自己的队伍,皆面色庄重,众人齐声应道:“有违此誓,天诛地灭!”

声音震天动地,滚滚不绝,传遍整个龙台山。

忠义堂内,曹宪颤颤巍巍地站起来,看着外面的场景,花白的胡子止不住的颤动,不由动容道:“此乃王师矣。”

曹娇站在曹宪身边,水汪汪的眼睛看向李月,心中疑惑,往日里总是对自己笑嘻嘻的大叔叔,今天怎么会如此的庄重严肃,变得自己都好像要不认识一般。

不远处,正独自一人待在院子里的邱怀,悄悄地把门拉开一道缝隙,注视着李月,双目有些呆滞,喃喃自语道:“保境安民,除恶扬善,这不正是我辈儒生所求。”

“嗒嗒嗒!”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李月扭头望去,只见东边寨门处,一个骑士正飞快赶来。

“报,遂安县发兵来攻,现已越过马王乡,已至龙台山外十里小庙。”那骑士还未近前,声音却已远远传来。

听到这个消息,演武场上众人瞬间一片哗然,开始议论纷纷。

“不必慌张,今日便叫他们有来无回!”李月目光一冷,抽出龙泉剑,剑锋斜指苍天,厉声喝道。

报信的骑士便是罗大银,他精通易容之术,过去在茶棚中,易容而成的那个驼背老汉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李月觉得罗大银更适合做一个哨探,便把他从执法队中抽出,放在马王乡,充当龙台山的眼睛,今日便发挥了作用。

片刻,罗大银来到李月跟前,翻身下马,李月手持龙泉剑,上前一步,问道:“可知来了多少人马?”

“两百人左右,队伍中间还有遂安县令王石民的儿子,王琦。”罗大银满脸风霜,应声答道。

“王琦!”

李月念着这个有些陌生的名字,忽然眼睛一亮,之前马王乡集会的记忆涌上心头。

那日马王乡内,王琦无端挑衅,本想羞辱一番李月,谁知偷鸡不成蚀把米,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