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论更衣室  我是阿森纳老板来自修真界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更衣室是球员的休息室。

比赛开始前,球员在更衣室里更换球衣;中场休息时,主教练在这里训话,布置战术安排;比赛结束后,球员还要回到更衣室听主教练总结比赛,然后冲澡回家。

更衣室本身不具有任何含义,但由于更衣室是媒体和公众的视野盲区,带有一丝神秘色彩,小报记者们为了迎合球迷的好奇心,他们假想出一个战争场所:更衣室。

在更衣室内,主教练往往由于管理疏忽导致球员情绪失控,球员因为个人恩怨互相大打出手,一支球队四分五裂,内乱不断,然后某某球星被排挤卖掉……

可能吗?

还真有可能...

不过,非规定的采访时间段,更衣室是记者的禁区。

职业球员也必须遵循一条不成为规定:更衣室里的话只能留存在更衣室,绝对不能外传。

关于更衣室的新闻十之八九都是假新闻。

剩下十之一二都是足坛永不唱衰的经典,比如披萨门、飞靴门……

新闻没有准确的消息来源,剧情跌宕起伏跟小说故事一样,新闻五要素不齐全,统统都是假新闻。其中最著名的假新闻要数中国媒体炮制的荷兰“三棍客”事件,网友谣传的“维埃拉14寸咸猪肉掌掴阿内尔卡”事件。

假新闻只需要编造,不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去调查,不需要做采访,不需要去核实真实性。

可假新闻才能卖钱啊!

真新闻没人能记住,只有段子才能深深留在球迷的记忆里。

足球为了能更好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娱乐化,足球圈、电竞圈都在向娱乐圈靠近,一切以用户心理需求和消费为导向,足球市场才能长久繁荣。

只有远离真相和真实,观众才能快乐。

只有娱弄大众,才能恰钱。

足球俱乐部为了更好的生存,消费者比喜欢白嫖的球迷更重要。

关于更衣室新闻...

唯一可信的是窃听录音。

如果是球员和教练接受采访时谈到更衣室,可以听听,就当是学习先进企业的公关宣传手段。

至于媒体传出的负面更衣室新闻多半是故事,且当笑话。

但由于媒体、球迷都偏爱更衣室,更衣室话题越炒越热,“更衣室”一词甚至被收入牛津词典,有了新内涵。

更衣室代表球队气氛。

更衣室能反映出球队的团队程度。

更衣室团结,就是球队整体团结。

更衣室矛盾,就是指球员之间,球员派系之间,球员与主教练之间存在矛盾。

至于球员、教练与俱乐部管理层的矛盾,抱歉,这是企业机密。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球场上球员恩怨不少,球场下球员恩怨更多。

即便再团队的球队都有狐朋狗党,都有破坏团结的小团体。

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个人总结,更衣室派系的形成主要取决以下因素。

第一,国籍。

最著名的就是皇马清理“荷兰帮”,阿森纳曾经的“法国帮”。

同一国籍的球员在俱乐部很容易抱团取火,甚至会把这种关系带到国家队。

第二,语言。

主要有西语帮,英语帮,法语帮。

南美洲、西班牙、葡萄牙球员...因为葡语,西语互通,这些球员没有沟通障碍,宗教文化背景又十分接近,很容易打成一片。

英语不必多说,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法国有法属殖民地影响,非洲很多球员都说法语,且法语是国际足联官方语言,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德语,意大利语球员也有自己的圈子,但除了在本国联赛,影响力会小很多。

第三,宗教。

基督教有很多分支,兰教同理。

宗教对球员派系的形成影响巨大,越是处在内部分支的球员,关系越微妙。

因为政治正确的存在,少数族裔拉小圈子不会饱受诟病,俱乐部为了保证开放包容的更衣室文化,会纵容某些小团队的存在。

第四,族群认同。

种族歧视一直都存在,球员不可能忽视自己的肤色,自己的族群。

性取向歧视一直都有,目前来说足球还是直男的运动,男足各大联赛的Gay都被俱乐部施压不许出柜,因为出柜会导致球队球迷分裂,难以评估对球队商业价值有利还是有害。这些球员也会抱团取火。

女足...你多看几场女足世界杯比赛,还有球员的个人采访,再品品。

第五,个人魅力。

颜值,性格,待事处事……人缘好的球员,球技也不错,就很容易拉起自己的势力。

但这样的球员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