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章 李东主可知秋愁(第三更)  带着系统来大唐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接无米下锅之愁。”

“二为秋收后作物增减之愁。”

“三为租佣调繁多无力之愁。”

“四为冬将至苦寒难熬之愁。”

赵旭叭叭叭条理清晰地列出四个点。

说完站在那里等。

等呀等,没人出声。

李易算是彻底明白了,这些学子是想在官员和一看就知道富贵人的存在面前露脸。

说明他们投献无门,想遇到一个伯乐。

李隆基等人同样清楚,找投献,问题是你们就说一个什么四愁,我们谁能管你?

王皇后想笑,强忍着。

她看看众学子,又瞅李易,愈发满意了。

心道:你们不行,朝堂不缺你这等人,缺得是叔叔这般的奇才。

赵旭尴尬了,他还等着贵人问每一个愁所愁的具体事情呢,他好展现才华,结果不接话是几个意思?

好在他人比较灵活,立即转移话题。

“易弟,我观你庄上种稻,作诗一首。”赵旭说。

李易看看他,终究心软,道:“还请十三郎诵来。”

“且听好。无学之人辛劳多,难晓天道徒奈何。躬身插秧不见日,一步一退岁月琢。”

赵旭说。

李易瞳孔一缩,心中不满。

对方说没有学问所以才干苦活,不懂得更高的天道也没办法,所以只能低头插秧看不到阳光,最后生活和现在干的活一样,一步一退,岁月流逝。

可是劳动的人凭自己的本事活着,难道不对?

贬低劳动人民有罪,德行不够。

“好诗。”李易拱手,不想再说什么。

转头,他对李隆基几人说:“我等去看第六个沼气池修建?”

李隆基颔首。

李易转个方向走,其他人一同。

学子们傻眼,走了?别呀,听我们说呀,然后欣赏我们啊,再求着帮我们举荐。

“易弟,我这拙作可有指点?”赵旭大声说。

“没有,好诗,回头我多多吟诵。”李易回头再次拱手。

众人又走出去一段路,赵旭急了:“李东主,都说三字经是你所作,我等却不信。”

“等一下。”李成器不高兴,转过头看向一众学子。

李隆基皱眉。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