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军队  三国辽帝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孟益一听皇甫郦要与自己到幽州去,脸上露出几分笑容:

“好,有皇甫公子相助,我求之不得,你就在我大营参谋军事,不过此事还得禀报尚书台与大将军府!”

皇甫郦出身顶级世家,文武双全,非常适合担任参谋军事一职。

此时的“参军”一职刚刚处于发展期,必须要参与军事谋划与打仗,是非常重要的职位,并非南北朝以后烂大街的参军可比。

“多谢!”皇甫郦一听,知道此事不会有任何问题。

他知道这次作战获胜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才想跟着去,毕竟这对自己仕途的发展很有好处。

孟益又道:“晚间我等四人小聚,商量一下相关出征事宜,文远安排一下!”

张辽说道:“主将,在下的一位亲戚刚在京城开了一家逆旅,准备试营业,菜品极为特别,在下想,不如就定在那里,主将也品尝一下新菜品,今晚倒不用花钱!”

他心想,正好利用此机会做下广告。

“哦?那是最好!”孟益点点头,有这样的好事求之不得。

……

随后,张辽与皇甫郦到左中郎署简单办了一下手续,然后就各自离开。

张辽来北军五校军营找长史刘若,一起商量调兵事宜。二人简单议了片刻,就来找大将军何进。

在出征时,长史是文职幕僚长,协助主将统管大营一切事务,可代主将下令,权力很大。

至于此时的司马则分两种:一种是直接带兵的司马,相当于后世的团长、旅长、副师长之类,带兵多少不限,如别部司马、某校尉司马等等;

另外一种是专门分管军事的文职幕僚,与长史同级,但是排名低于长史,张辽的司马就是这后一种。

司马负责纯军事方面的工作,比如:训练、编队、军纪、护卫、斥候、军情、巡营、作战计划的建议等。

相对于长史,这要略微单纯一些,长史统管百事,主要偏重于各种文书和后勤物资,事情非常繁杂,要不出差错很难。

当然,此时文武并无严格界限,文职刺史都是带兵打仗的主将,就是太守手下的功曹、五官掾等等文职幕僚,他们也经常担任代理主将指挥,更不用说偏重于军事司马了。

……

张津与陈琳热情地接待了二人,少不得又恭喜张辽一番。张津已经正式担任大将军从事,张辽心想,以何进对他的信任,也许很快会成为司马或长史。

也就片刻时间,何进从后庭出来接见二人,众人又坐在一起商议此次出征一事。

何进道:“二位想必也知道,皇帝此次派三千人出征已很多,就是四年前镇压黄巾贼,整个雒阳北军也不过才抽掉三千多人,其他人也都是临时招募……”

此时北军五校以及城门、宫门之内的所有兵、骑加在一起,不算文吏,差不多有一万人左右。

不过,除北军五校外,其余卫卒相当多是分两番上下(一月一直),他们大多是雒阳人,值班时在岗,平日肯定回家种田。

因此实际上平时只有六千余人,其中北军五校有三千五百七十余人,也只有他们才能出征。

因为其余人都是负责城内、宫内治安,一般不可以动。

按照何进的安排,从北军五校抽调一千八百步骑、河南紧急征发八百勇士、河北黎阳营发骑士四百,凑足三千步骑。

张辽一听,心想,何进也尽力了,就这样吧!

想当初,皇甫嵩带两万兵卒讨伐黄巾军,虽然两万人是足的,不过北军五校才给了他一千二百人。

其余将近一万九千人全是临时征召而来,人家还不是摧枯拉朽击败黄巾军?

所以,主将的能力最关键,“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这三千人当中,也就北军五校和黎阳营加在一起的二千二百步骑战斗力稍微强悍,临时招募的人肯定差许多。

何进安排完调兵事宜,又说道:“二位,河北征兵令已发出,不过我估计达到一万七千人可能性不大,万余人最有可能,二位好自为之!”

……

下午回到家,杀奴延、张干、张汎等人听说张辽已担任比千石司马,而且即将出兵幽州,自然非常高兴,毕竟目标又前进了一步。

张汎既兴奋又轻松,叹道:“如今骑士们跟着出征,终于不再担心费用了!”

“嗯,的确可省下一大笔钱!”张辽点点头。

接着,他感觉自己发迹的机会已到来,就准备派张通带上三十骑以及卖宝刀所获得的价值一千二百余万的黄金,极速赶回马邑。

要在马邑招兵买马若干,汉人、乌桓人、其他胡人均可,当然必须全部是骑兵。

“诺!文远放心,我估计应该最少能招募到五六十骑,如果好的话可能招募到一百骑!”张通说道。

“这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