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就用刘备赢天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白居不易一脸疑惑地看着眼前的马贩子,正在思索该应答些什么能显得合乎逻辑时,这马贩子突然伸出手来往刘备右臂上一拍,白居不易顿时感到自己相同的部位一阵刺痛。

他“嘶”地一声倒吸了一口凉气,下意识地捂住刚刚被轻拍的地方,心想刘备这是战场负伤归来啊。

“伤势如何?”马贩子见状也是一惊,随即一脸愧疚地问道。

“并无大碍……并无大碍……”白居不易嘴上缓缓应答,脑子却在飞速运转,随即顿悟了些什么,顺着情势说道:“一时不察,竟中贼人之暗箭……”

“黄巾贼子,可恶至极也!”马贩子咬牙切齿地说道。

白居不易听闻此言不禁心中暗喜,心想这肯定已经来到184年左右,黄巾之乱怕是已经爆发了,为了进一步套出年月线索,白居不易继续说道:“此等蟊贼,朝廷举兵,义勇相应,则旦夕可灭,不足道矣!”

马贩子由怒转忧,“自张角举事以来,五月有余,各地骚乱频生,虽有义军戡乱,终未能尽平,不知太平光景,何日方能重现呐……”说罢便是一声长叹。

白居不易一时间不记得黄巾起义始于184年几月了,便抬起头盔拿手机查了一下,“二月黄巾起义……二月!那现在就是七月了!张角死于同年十月,也就是说再过三个月左右就到论功行赏的日子!不行,我还要多挣点军功才行!”

想到这里,白居不易头脑中突然闪现一道惊雷,把他自己都震了一激灵。

“喂,大耳,黄巾起义爆发了,你那两位桃园兄弟是不是也登场了?!”想到这里,白居不易心中早已风起云涌,脸上却还要拼命抑制,他急切地向马贩子问道:“老兄可知张屠户庄园所在何处?”

马贩子用手一指,道了声城南,白居不易便大步望南走去,走出五丈才想起忘了些什么,一拍脑门,丢了句“在下有要事与张翼德相商,告辞”,随即又加快了步伐。

没过一刻钟,白居不易又出现在了马贩子面前。只见他臭着一张脸,没好气地问道:“老兄方才为何不言张屠户已然离家之事啊?”

“未及开言,贤弟已匆匆而去,张某呼喝十余声,汝亦未曾反顾哇……”

白居不易不好意思地挠着自己的后脑勺,尴尬赔笑道:“那是在下错怪张兄了……不知这张翼德现在何处?”

“贤弟有所不知。两年前,张家公子飞言行古怪,有妖兽之象,郡县得闻,上门捉拿,怎奈此子勇武过人,十余官吏竟为其一人所杀,后夺路而逃,只知其望西逃去,至于终至何处,张某至今未曾听闻。”

白居不易倍感失望,他期盼了多年的“桃园结义”情节就这么被这疯小子放了鸽子。

研究过《三国志》的都知道,其实“桃园结义”只不过是演义里杜撰的情节,史书上并没有相关表述,就连刘关张三人的关系,史书上也并没有“义兄弟”一说,只是说关羽比张飞年长数岁,张飞兄事之,而刘备更只是和他们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并没有真拜了把子。

但这并不影响光荣公司的《三国志》系列每一款作品都为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制作精美的CG,并在义兄弟这层关系上大做文章。整个《三国》,你几乎没有听说过另外一个义兄弟组合,无论是曹魏的堂兄弟、孙吴的亲兄弟、吕布董卓的义父子还是孙策周瑜的真连襟,其间深情似乎都比不过这以志结义的兄弟三人。

如果说男人都有一个跟人拜把子的梦想,那这个梦想多半来源于三国里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可现如今,白居不易这个梦想,这段天赐的、超越血缘的羁绊,两位万夫莫敌却死心塌地跟着自己的小弟,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没了。

白居不易不甘心就这么丢掉刘备这辈子最大的优势之一,连忙继续问道:“张氏族人现在何处?”

“已悉数离世矣。”

白居不易的心又凉了半截,沉默了片刻又转而问道:“张兄可曾见过一红脸大汉,姓关名羽字云长,河东人氏……”

“未亲眼得见,然年初于洛阳酒肆之中,听闻西园有一少年将军,面若重枣,善用长刀,好骑红马,因勇武卓然,号‘万人敌’,姓关名羽,不知是否为贤弟所问之人。”

“你直接报关羽身份证得了……”白居不易听这张马贩说得丝毫不差,差点没瘫坐在地上。

完了,才丢了张飞,又没了关羽。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蒙碎了。

此时此刻的白居不易只想大呼命苦,丝毫不记得张马贩还在面前看着他这茬了,“贤弟莫非识得此二人?”

“何止识得,本来我们是要拜把子的!”白居不易暗自吐血,嘴上只能搪塞道:“久闻其名,仰慕罢了……”

“贤弟好结交豪杰,举郡皆知。若无贤弟举义抗贼,涿郡危矣!贤弟之声名,不在关羽之下也!”

张马贩人畜无害的笑容显然是他在人际交往中的利器,白居不易也不例外地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