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章 北上  就用刘备赢天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白、赵二人正聊得兴起,屋外隐隐传来的鼓声让他们不由噤声。竖耳细听,鼓点愈发趋急。原本好像只从南面传来,未久西面竟也有相似的鼓声响起,又过了几分钟,北面、东面皆有同样的鼓声传来。

“有人攻城!”赵云惊呼。

二人连忙走出屋外想一探究竟,刚出门来到街上,便发现长街尽头有四五个官吏正使劲敲锣呼喝着四散开去:“贼寇侵袭,速速归家,封窗闭户,非召勿出!”

街上百姓无不惊慌奔走,原本熙攘的市井街巷早已乱作一团。赵云还想往城门方向走,白居不易连忙将他拖回,“子龙,莫鲁莽,今你我二人势单力孤,权且待那鹬蚌相争,分出胜败,再做计较!”

赵云点了点头,跟着白居不易回了房舍。二人也再未多言,只是静静听着屋外的响动,赵云时不时从窗户的缝隙处向外望望,不过终是徒劳——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啥也没看到,而白居不易只是静静地听着,听了一会儿觉得事态发展得太慢,便操纵刘备上榻睡觉去了。

“古人的生活,有时候还真是无聊。这也许正是他们要不停折腾的原因吧,战争、艺术、繁衍、发明,可能都得益于这种无聊,或者说都由这种无聊催生。”看着漆黑的画面和不断转动的日晷,白居不易进入了一种打游戏时罕见的松弛状态,不禁思绪纷飞。

也许是因为刘备睡前体力本就充盈,所以这次进入睡眠状态白居不易还是能听到外界的声音,日晷的阴影由日转至夜的画面将白居不易从历史思考中拽了回来,就在他想唤醒刘备起来看看情况之时,屋外突然喊杀声大作,刘备自动惊醒了。

白居不易蹑手蹑脚摸到窗边,缝隙间影影绰绰有火光闪过,他小心朝外望去,只见一拨又一拨的人举着火把擎着兵刃往皇宫方向涌去,借着火光,白居不易看到了他们一个个头上都扎着黄巾。

“果然是黄巾贼!竟然攻破了洛阳城……”白居不易叹了口气,大汉都城竟就这样被一群莽夫乱贼破了,这着实令他有些难受。

在他身后,赵云从墙边转醒,也凑了上来,白居不易将缝隙让给他看,这位前五官中郎将比白居不易更为惊讶,“洛阳城防竟如此松散?何进狗贼,无用甚矣!”

“拜子龙所赐,何进尸骨已寒多日也!”白居不易笑了笑轻声说道。

赵云愣了一下,“唔,如此当属何后之过也……”脸上竟闪过一丝尴尬。

等了约莫一刻钟,窗外渐渐寂然,白居不易心想这时候黄巾军的大部队应该都去攻宫门了,城门守卫必然薄弱,不趁此机会逃出洛阳谁知还要坐困愁城多久,随即起身,喊上赵云,收拾妥当随身物件,开门疾步便往城东走去。

果不其然,一路无事,到了东阳门,二人轻轻松松砍翻了几个守门的贼兵便夺门而出,沿着大道一路向东。怀着逃出生天的喜悦心情,二人谁也没多问,就这么在星月辉映的官道上撒欢狂奔,一直走到看见了巩县界碑,这才意识到自己早已脱离了险境。

两人寻了个住处,便开始商量今后该如何是好。白居不易说道,反正做什么都要先拿到钱,如今天下又不太平,索性先会回赵云老家常山一趟,取得钱财,招些子弟兵,若常山国守备空虚,也可就地揭竿,图谋冀州便了,赵云闻言也觉得有理,因此二人胡乱睡了一夜,翌日天一亮便风尘仆仆赶往常山。

正如赵云所言,天下风云已然变色。他们二人渡孟津北上,乔装打扮,包裹兵刃,这才避过了数次河内郡的兵将盘查,于冀州边界遇山贼劫道,毙敌数十,方才脱险,不过也正因为遇到了这些倒霉蛋,才得以补给了一波,充盈了一下日渐干瘪的钱囊,否则到邺城时便要沿路乞讨着继续北上了。

白赵二人风餐露宿,栉风沐雨,终于十日后抵达了常山真定赵云的家中。赵云家的房舍并不奢华,甚至可以说是寒酸,并不比刘备涿县那间田舍好多少,家中也是一位老母,再无他人。

可当赵云从他那个不起眼的带锁木箱中端出那耀眼的十万钱时,白居不易彻底傻了。他不敢相信地环顾着四周,又掂了掂赵云塞过来的盛着十万钱的木托盘,巴不得立马用牙咬一咬,看看这钱到底是不是一吊吊刷了漆的纸。

赵云见他神情,也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后脑勺小声说道:“财不外露,趋吉避凶也。”

自赵云家出来后,白居不易顿时心生一种专属bgm响起来了的感觉,走路都带风,时不时有种横行霸道的冲动,得亏赵云适时提醒,这才按部就班地进了真定酒肆,找人放出风去,募集了三百乡勇,随后浩浩荡荡占了整个县城。

这个过程竟如此顺滑,刘备和赵云都没有提出异议,这着实令白居不易感到惊奇——一个皇叔,一个前五官中郎将,现在带头造反,没有丝毫道德包袱,这应该是游戏策划失察吧。赵云对造反这一流程十分熟稔,以至于白居不易一句话都没说,只是跟着到处跑跑,便成了一城之主,实在是轻松加愉快。白居不易并没有觉得自己的才华因此被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