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蓼花糖问世  我在大明有点慌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清风欢喜的下了山,带着自己接近一半的私房钱。

过程很简单,清风本来就是个藏不住事的性格,何况是几吊钱这等大事,早就在还是傻子时的李余面前炫耀过无数次。

按照师父的叮嘱,财决不能露白,既然富贵无法还乡,清风只能将李余拉到僻静处,抖抖钱串子听听响动。

原本清凉寺和尚们在的时候,按约定除了日常所需,平日的香火钱都存在延清方丈那里,战略转移的时候,延清法师仗义,一股脑全留给了清风。

如此一来,清风瞬间由温饱直奔小康,抖串子时都小心了许多。

除此之外,李余还拉了一名外援,最终使清风小师傅彻底沦陷,心甘情愿的绑上李余伸出的细绳。

最后,和李余许以重诺有关,翻倍偿还的诺言,让清风脑子里全是小钱钱。片刻后,清风兴冲冲的拿来两吊钱,拳头攥的紧紧的递过来,嘟着嘴又确认了一遍:“师兄,到时候可要还我四吊的!”

李余拍了拍清风的拳头,将那两吊钱又推了回去,神秘兮兮的说道:“放心,这事要成了,可不仅是多两吊钱那么简单。”

李余面授机宜,清风频频点头,临走之前,五官挤成一朵灿烂的菊花,直奔山下峪口村而去。脑袋随着欢快的脚步摇晃,像极了一个考了一百分的孩子。

送走了清风,李余找来药捻子,没弄几下就觉得腰酸背痛。

“劳心的命,终究是不能靠劳动致富,费脑子啊。”

李余摇了摇头,溜达着方步,背着手溜到后院,赵有才咿咿呀呀的念着书,像是要加深一下作为师傅的储备,二狗的房门依旧紧闭。

小鸡不尿尿,各有各的道,清风说二狗没事,过几日就回来了,李余暂时帮不上什么忙,干脆回屋睡了。

清风下山是去找二丫她爹,这自然是李余的主意。

二丫她爹,人称老方,四十多岁,就住在山下的峪口村,是往来清凉山的必经之地。

老方也是个苦命人,家里有兄弟两个,老方只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刨食,老二打小聪明,也是别人家的孩子那种,可生性却有些凉薄。

家里节衣缩食供着老二读书,本图着小方出人头地,老方家也能跟着沾些光彩。

不曾想小方一手文章花团锦簇,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唯独这制艺文章上不了道,勉强过了县试,卡在了府试这一关,迟迟不能更进一步。

这小方索性学那狂士做派,模仿人家魏晋风流,跟着一群科场失败者,诗会文社里混着,愈发不成样子。

二老偏爱,老方犹是独自一人,倒张罗着先给小方讨了一房媳妇,还拖累老方欠了一屁股饥荒。

真教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小方媳妇也是个刻薄的性子,新婚没出三月就闹着分家,不仅夺了家产祖屋,还将一双父母丢给了老方。

即便如此,二老去世时,老二家一文钱都不肯出,假模假式的哭了几声后,再没和老方来往。

村里总甲看不过,到清凉寺给老方讨了个采买送货的活计,倒也能糊口,只是娶妻的事一直耽搁,后来干脆不去张罗,托了中人收养了个姑娘,就是清风口中的二丫了。

见过老方一面之后,李余招呼清风专门辟了一间房,算是个家庭作坊。

随后几日,老方每日背着一大包东西上山,李余偶尔进去指导一番,装作很忙的样子。

当然大部分时间李余都是在房里歇着,美其名曰思考如何改良。

中间赵有才进去训斥过几次,李余安排清风露了露口袋里仅剩的几个铜板后,赵有才欲言又止,最终叮嘱李余不要荒废学业,说了几句伤仲永、业精于勤之类的,丢下一本四书大全就回房,眼不见心不烦。

蓼花糖起源于三原,据说是一个小贩,因其女儿蓼花被灶糖崩掉了门牙,才改良出了这蓼花糖。

李余剽窃了人家的点子,让这蓼花糖早生了五六十年,一想到那小姑娘蓼花以后不会崩牙,李余心里舒服了许多,也算是提前造福百姓。

积德的事,做起来不用脸红的。

嗯,李余又施展了一遍心灵鸡汤大法。

老方虽然为人憨厚,但干起活来十分利索,李余只是纸上谈兵,真要动起手来啥都不是,也就是开始的时候指点一下,后面基本全是靠老方自己摸索。

“成了,就是这个味!”

一口咬下手中金黄色的小球,感受着久违的酥脆香甜在口中荡漾舒展,李余闭着眼细细品味了一番,最终出言肯定。

老方黑红的脸庞瞬间绽放,开心的搓了搓手,心里的石头落了地,长出一口气说道:“成了就好,成了就好,要不然可就糟践大了。”

清风凑上前抓了一把蓼花糖,差点就幸福的晕了过去,“好滴很,撩咋了!”

还要再拿时,被李余狠狠在手上拍了一巴掌,“咱这第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