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6、天罗地网  大明卷帘人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崇祯默然不语,倚着龙椅扶头冥想。

他扫了一眼大汗淋漓的温体仁,自言自语说道:“一个小小的厨师,怎会对我朝堂众臣的能力和秉性了如指掌,他又是如何知道孙传庭的名字”?

温体仁吓的连连擦汗,磕头求道:“皇上!老臣天性愚笨,怎会是机深刺骨的恶毒之人,请皇上还我清白,治张玉衡诋毁大臣之罪”!

崇祯不屑的摆了摆手:“张玉衡分明有意离间你我君臣关系,朕岂能中计?爱卿勿忧,快快请起”!

白胖鱼丸户部尚书侯恂近前,一脸恐惧的问道:“皇上,成立粘竿处、兴办《大明新闻报》、反贪、扫黑、稽税,以及釜底抽薪之计,真是这个庖丁的主意”?

见天子点头,侯恂看了一眼温体仁,又和孙承宗交换了一下眼色,愤然攥拳:“皇上,此人实乃当世怪杰,论智谋和手段,无人能出其右,若不杀之,日后必成大患”!

崇祯摆了摆手:“爱卿言重了,此人有功于朝廷,朕素以仁圣君子自诩,岂能背上诛杀忠良的千古骂名?再说小小一个厨师,能翻出多大的浪来”?

孙老爷子怒不可遏,敲着龙书案质问天子:“敢问皇上,您是打算做宋襄公那样的谦谦君子,还是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样杀伐决断的千古一帝”?

这句话彻底问到了点子上。

朱由检自小接受儒家教育,被反复教导如何做一个道德模范,成为一名谦谦君子,却从来没人告诉过他,该如何做一名天子!

崇祯额头冷汗直冒,熟读史册的朱由检十分清楚,正是宋襄公蠢猪似的仁义道德葬送了江山,而杀兄夺嫂的唐太宗,却能成为千古一帝。

而本朝成祖的江山,更是从侄儿手中夺得,却能以雄武之略,同符高祖,而名垂青史。

孙承宗是一名优秀的帝师,见天子表情阴晴不定,知道时机已到,于是添油加醋:“敢问陛下,论见识、论胆气、论权谋手段之狠辣,您和张玉衡比,谁才更胜一筹”?

朱由检顿时脸色煞白,双腿抖若筛糠,频频擦拭冷汗愧不能言。

这一刻,崇祯已经给玉衡判了死刑。

为了让张玉衡的死价值最大化,君臣四人戮力同心,当场定下了“借刀杀人之计”!

要杀张玉衡,先得稳住王嘉胤和呼延用。

天子当即下诏,急令孙承宗的亲信马世龙,日夜赶赴浙江接替呼延用;同时以虎蹲兔在青海犯边为由,将呼延用父子调往陕西行都司,驻肃州卫戍边。

又命河南、山西、北直隶和陕西地方,严密监视太行山的王嘉胤和王自用,但有异动,全力进剿;并将已经投诚的高迎祥、张献忠、马守应等流贼头领就地收监,严加看管以免生乱。

其后又令内阁首辅温体仁,亲自执笔撰文,在《大明新闻报》上刊登文章,历数张玉衡反贪、扫黑、稽税等各项大功;并将朝廷颁布《出版法》、处理钱谦益贪墨一案、以及罢掉江南1400多名官吏的所有功劳,都记在了张玉衡一个人头上。

《大明新闻报》的头三期,全是有关张玉衡的内容,玉衡瞬间成了“全民公敌”,无论满朝文武,皇亲国戚,还是江南豪族和东林党人,一旦提起张玉衡,人人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啖其肉。

半个月后,舆论铺垫已经完成,天子于平台再次召见张玉衡。

王承恩当场颁旨,玉衡连升三级,荣任正三品锦衣卫指挥使提督粘竿处。为彰显皇恩浩荡,赐一品大红贮丝罗纱斗牛服一套。

玉衡领旨谢恩,上任后的第一个任务,便是监斩进京为钱谦益求情,率三百东林学子,于午门外闹事喧哗的南京户部尚书兼领吏部事,东林党的地明星铁笛仙郑三俊。

午门外郑三俊人头落地,闹哄哄的东林党学子们,瞬间吓做鸟兽散!玉衡就算是个白痴,也知道这回,自己跟东林党的梁子算是彻底结死了。

玉衡掐指一算,心底暗笑:好个朱由检,算盘打的不错!给我升官让我背锅,等我被东林党弄死,你再给郑三俊平反,把脏水全都泼到我的身上!老子岂能让你如愿?

行刑完毕回平台复命,竟然还有惊喜。

因斩杀郑三俊再立新功,天子恩上加恩,赐爵“永宁伯”,赐南京望仙桥大宅一座;并将东林党的祖坟,钱一本的龙城书院和“正经堂”,一并赐给了张玉衡。

玉衡叩谢天恩,从小太监手中接过镀金银册和镀金银印;江牙海水大红坐蟒袍;八梁冠加笼中貂蝉前后玉蟾;瑑描金云龙纹金钩玉佩,及一柄长九寸白玉圭。

玉衡抬头笑道:“皇上,永宁不是在宁夏卫吗?您为何赐宅南京,微臣应该把家安在哪里好呢”?

天子闭目不语,王承恩近前解释:“此乃云南布政司丽江路的永宁府!若无他事,你今日便可出宫,夸功游街三日之后,回南京望仙桥大宅,住一段时间再说吧”!

云南四季如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