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2、都龙土改  大明卷帘人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于无奈,只能再次组织全体村民开会投票,决定“共有财产”的归属。

玉衡牺牲和努力,以及对于头人们的尊重,老百姓全看在眼里。见本族的头人如此贪得无厌,乡民们终于愤怒了,在村民大会上群情激愤,争先恐后的揭发四大头人的种种恶行,并强烈要求永年王颁令废除头人制度,由永宁王做四族共主,并全票通过了废除“共同财产”的陋规。

玉衡头一回对“人心向背”四个字有了深切的理解,忍不住一番感慨,对龙天正等人叹道:“别看这些山民都是吃瓜群众,是沉默的大多数!可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心里有数,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你是真心替百姓谋福,还是装装样子混弄人,老百姓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人心齐泰山移,大寨村选出了37个“分地委员”,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完成了分地工作;无论男女老少,每人分到了两亩六分耕地,十二亩山林和七亩荒山。

民以食为天,土地就是百姓的命根子。

分到土地以后,大寨村的百姓无不欢欣雀跃,他们自发的献出了腊肉和美酒,非要永宁王收下他们的心意。玉衡借花献佛,邀全村百姓,在营地里办起了篝火晚会,山民们又唱又跳,热闹的跟过年一样。

龙天正带着三名分地委员找到玉衡,最年长的彝族老汉禄青根,抓着玉衡的手老泪纵横:“王爷是我们彝人的恩人呐!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呀!老汉活了六十多年来,头一回遇到像您这样真心替百姓着想的贵人!老朽给您磕头了”!

玉衡连忙将老汉扶起,笑着说道:“老禄叔过誉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禄青根擦了擦眼泪问道:“我们这些分地委员商议过了,准备趁农闲组织劳力,把各家各户的荒山开垦出来!开垦的荒地,能算是私家的田产吗”?

原来这就叫劳动积极性?玉衡大喜过望,拉着老汉的手笑道:“怎么不算?只要在我这儿登记,谁都抢不走,世代都是你们自家的私产!谁敢抢,谁敢加税,就是跟我张玉衡过不去,我替你们出头”!

老汉激动万分,连连道谢,并且当场向村民宣布了这个好消息,全场顿时欢声雷动。永宁王替百姓做主,爱民如子的口碑和声望,就这样立了下来。只十几天的功夫,就传遍了临安、广西、广南、元江等滇南各府各县!

黑云鹄把玉衡拉到暗处,指着一个神情怯懦的后生说道:“王爷,他是我在大寨安插的眼线,有重要情况向您汇报”!

后生刚随叔父从临安府贩药回来,只道听途说,据说阿迷土司万彩莲,已和西寨土司首领黄定江联手,对玉衡下了“禁商令”,从都龙至临安府一线的所有商家,禁止同永宁王有任何生意上的来往,违令者斩。

万彩莲这个名字,玉衡听见可不止一回了。怪不得没有商家愿意代销清凉油,自家赌场的生意也越来越差,原来确实有人从中作梗。

玉衡赏了后生二两银子,皱眉想了一下,对黑云鹄说道:“当务之急是赶在春播之前,把土地分到百姓手里!至于万彩莲和禁商二事,还是从长计议吧”。

有了大寨村的经验,复制到其它各寨就顺利多了。

龙天正、金初麟和呼延九分成三组,将155名分地委员分成了15个小组,交由他们分别率领,分赴黄,禄,陈,张四大家山寨组织分地,只七天时间,便将王朴没收的5.5万亩良田,全部分到了百姓手里。

分地是解放生产力的第一步,核心还是税收。由于山民们之前耕种的,多是土司和头人的土地,而且年收的7成要交地租,百姓们既不愿卖力干活,又不愿兴修水利,已经形成了土地越来越差,人越来越穷的恶性循环。

永宁王将土地分到个人名下,只按大明三十税一的比例征粮。

如此一来,山民们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家家户户忙着打制农具、凑钱购买耕牛和猪仔,四处打探新品和良种筹备春耕;更有如禄青根这样的能人,带领百姓趁农闲开荒垦田,开挖灌溉水渠,小小都龙镇一片欣欣向荣。

各村寨土地分完以后,玉衡抽调了46名表现优异的分地委员,将他们召集到都龙寨开会,重新讨论修订《耕地与林地分配原则,编制试行版《永宁王土地法大纲。经全体百姓讨论,将土地资源分成了三大类,耕地和林地属于百姓私有财产,可以自由处置;而大小矿山和江河湖海,属于全民共有财产,可以在王府的准许和监管下开发利用,但矿山周围百姓必须持股分红;至于官道左右丈及城镇土地有待后续开发,暂列为国有资产,由沿途百姓和衙门代为监管。

这边的《永宁王土地法大纲还没有最终落地,分地的后续问题接踵而来,玉衡的人手从各村寨撤走以后。过去的头人们仗着往日余威,不约而同开始反攻倒算,强行夺回“共有财产”的情况屡见不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少数几个稍微安分的头人,也三天两头找茬使坏,各村寨的纠纷越来越多。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