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3、芙蓉仙子  大明卷帘人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龙天正接到命令以后,买了一套大明律,只随手翻了几页便扔在一旁。

他把自己关在在屋子里闷了半日,出来让玉衡给他写几条执法准则。

玉衡根本不懂法,想了半天只憋了四条出来,并做了简短的解释,这四条是:“天赋人权;公平公正;一切用证据说话;私有财产神圣不得侵犯”。

龙天正拿到玉衡的手书后如获至宝,忙活了七天,把“永宁王府长史司审理所”的招牌了起来。这一日玉衡到花园倒座值房查看,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龙天正翘着二郎腿喝着功夫茶,捧着本《初刻拍案惊奇看的津津有味。

于是玉衡质问龙天正:“你就是这样给我办差的”?

龙天正连忙起身,拉着玉衡坐下,奉上了一杯茶,仔细的给玉衡解释。

他的“审理所”其实是个“流动法庭”,龙天正从59个村寨,选了59位有德望的村民做“断事人”,每月随机抽取7人组成流动法庭,走村入寨裁决纠纷。

如纠纷双方对裁决不服要求重审,龙天正这才亲自出马,随机抽调名“断事人”组成复审团,在审理所当众断案,作最后的终审裁决。

玉衡笑道:“这办法倒也不错,你这个懒偷的我无话可说”!

龙天正胸膛一挺,皱眉问道:“您怎么能这么说呢?我也是按您的意思行事!前几日您还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怎么断案的时候又开始质疑群众了?为什么要搞双重标准?还是您打从心底,根本就不信百姓”?

龙天正这番话,怼的玉衡毫无脾气。

龙天正见玉衡尴尬,咧嘴一笑:“其实您说的没错,我就是懒,《大明律从头学起,得花多少功夫?咱少给自己找麻烦不是”?

新事物总会带来新麻烦,龙天正的流动法庭刚出门没几天,便让情绪激愤的村民打了回来,七位德高望重的老爷子给人揍的鼻青脸肿,哭着找王爷喊冤。

既然讲道理行不通,那就上暴力机器!天子不让养兵,我张玉衡养几支“巡警”,维护治安总是可以的吧?

说干就干,玉衡带着乌奴,黑云鹄,金初麟,泰宁和呼延九走村过寨,精挑细选,招募了4名男女青壮,打欠条找王朴借了52套衣甲器械,搞了4支13人的巡警队,由他们轮流出勤,保护流动法庭断事人的安全。

所有新募兵卒按特长编队,均有明确分工。泰宁是女巡警队长,专门负责保护张嫣和梅采洁的安危;侦察队长黑云鹄;突击队长乌奴;参谋队长呼延九。呼九思从侦察兵做起,由黑云鹄亲手调教他潜伏、刺杀、绘图和野外求生本领;金初麟和李如靖跟着玉衡,金初麟做随军参谋,李如靖做侍卫长兼传令兵。

有了上回下属反水的教训,玉衡这回长了心眼。

每队设正副队长各一名,传令兵一名,侦察兵两名,观察员一名。

玉衡给以上人员划分了清晰的权力边界,正队长负责作战指挥;副队长负责日常训练和管理;侦察兵归参谋系统管理,定期向金初麟汇报各村寨的情况和本部人员异动。传令兵归军令系统管理,凡涉及部队的调动、装配的增减、人员的出勤和请假,必须有传令兵的签字方可执行。

观察员说白了就是玉衡部下的眼线,表面的职能是收发信件、整理文书、记录队伍每日的行动和操练表现,核心职能是监度,一旦发现营内将官和士兵的异动,或言行和思想异常,可随时“密折奏事”,并只对玉衡一人负责。

按大明惯例,臣下给皇上汇报工作,或者提出意见和建议,往往以文字形式呈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题本”和“奏本”。明初,臣民上书朝廷称之为“奏本”,上于东宫太子者称为“启本”,此后又规定,凡公事一律用“题本”。

给皇帝上疏是有一套严谨的制度,明代臣工题本需要通过“通政司”转到“内阁”,然后由内阁交到天子手中。这中间的经手人太多,往往使得保密性不够,容易引发事端,所以满清入关以后,康熙便发明了“奏折制度”。

各巡警队的侦察兵情报,呈送李如靖,然后转交随军参谋金初麟处理;而观察员的“奏事密折”,则以家信的形式,由张嫣代为收发,如此既能掩人耳目,又能清晰掌握部队的一举一动。

如此一来,少了玉衡的干涉,各部队长能够按照自己的规划放手操练;而玉衡也能从繁杂的军务中抽出身来,同张嫣一起琢磨发财大计。

就在玉衡为银子犯愁的时候,西北三百里外的临安府,王弄土司沙定洲、阿迷土司万彩莲、都龙寨少东家黄乘凤,以及滑头山寨主刁派猷、还有万彩莲与前夫普名声的儿子普服远,正围坐一堂,商量着如何弄死张玉衡。

刁派猷有些焦虑,敲着桌子说道:“张玉衡这个祸害,必须赶紧除掉!他在都龙分田的消息传出来以后,不光十寨的穷汉们人心思动,整个滇南各地,人人翘首以盼,等着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